职测每日5题(2024年12月17日)
1.(言语)“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兴起的最初几年,群众对它的理解大多为“跟主流、大众不一样”“已经没用了”。然而,非遗不是“物”,今天“用不上”、偏离大众的非遗,恰是过去百姓最“有用”的日常生活,是历史中由普通民众以“物”与“用”为根本需求构建起的精神体系:以人为主体,以物质为媒介,以口传心授为途径,将世代积淀的思想、观念和方法论,传导到社会生态链的各个序列。在近代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它长期呈现为“无用”的状态,却具有固定且持续变化的价值——其塑造了整个民族的审美和人格,赋予了个体独特的生活情趣。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众对非遗的认知和理解有失偏颇
B.应该结合非遗所属的历史时期来评价它的价值
C.非遗看似“无用”却对塑造民族性格有重要价值
D.对于非遗的理解会影响整个社会生态链的各个环节
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句以背景介绍的形式引出文段论述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着转折关联词“然而”引出了文段重点,强调人们眼中“无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起了人们的精神体系,塑造了民族的审美和人格;后文“:”对文段重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故文段为分总分结构,转折后的内容为全文重点。对应选项,C项“塑造了民族性格”表述与文段重点相符,当选。A项,“理解有失偏颇”为客观描述,未涉及文段表达的核心观点,排除;B项,为对策类引申项,但“历史时期”无中生有,文段未涉及,排除;D项,为“误解”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文段并未提及,排除。
2.(言语)“身联网”是一种以人体为中心并与互联网连接的新兴技术。“身联网”设备是一种人机交互产品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既包括附着式设备,还包括半植入式与植入式设备。植入式设备是完全植入人类体内的。如果发生非正常断裂,则有可能随血液循环进入心脏、大血管等,进而引发栓塞等,严重会危及生命。即使是附着式设备,也会产生相应的电磁和其他类型的辐射。已有研究表明,低频电磁辐射会在人体内产生涡流进而干扰人体的电磁辐射则会直接扰乱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身联网”是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B.目前的“身联网”技术存在人身健康风险
C.“身联网”技术解决了人类医疗史上的难题
D.“身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机协同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