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提到它既是一本舆论世界的哲学书,也是一本教人们如何公关、谈判、进行危机处理的工具书。
其一,它的哲学属性:
“强”与“弱”是一组反义词,对立关系,现实世界的强者,有可能在舆论场成为弱者,譬如舆论的笑柄、被黑的对象和“民意”的弃子,弱者也可在舆论世界“翻身农奴把歌唱”;
“强”与“弱”的能量总体守恒,统一关系,如太极图,各组能量处在动态的总能量平衡中;
“强”与“弱”相互联结,对比关系,现实世界的强者,在舆论世界中,如果用好了弱传播,会比现实世界的弱者用好弱传播,更占据舆论优势;舆论场上,主流声音强势发声,才能维系主流价值的主导地位,边缘、湮没非主流(逆主流、次主流)声音;
“强”与“弱”可以相互转换,现实和舆论“两个世界”的资源可以输导嫁接。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结局算好的人物,她进大观园中表现得痴傻疯愚、可怜可笑,成为舆论嘲弄的对象,但其实她是最有智慧、通透的人,以“弱小”“丑态”博得大观园一众人喜爱,换取了银子、过冬的物资,成为了庄稼地里最富有的人。
其二,它的实践工具:
作者总结了“四大规律”,底层逻辑还是把握“人性”。舆论是表达的关注与聚焦,从舆论的内容到舆论的表达方式(推敲细节和过程,注意方式和方法,讲究技术和技巧,留意习惯和习俗)如果合乎人性、顺着人心就会很好传播。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弱传播》读后的粗浅认识和感受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8026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