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xx思想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着力解决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确保到2026年村“两委”换届时,每个村有1-2名成熟可靠、一般能够任满两届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结合xx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严格人选标准。聚焦乡村振兴现实需要,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应具备以下条件:政治素质好,拥护党的政治方针政策;致富能力强,可以带领村集体、村民增收;协调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道德品行好,处事公道正派,甘于奉献;遵纪守法,作风优良,群众反映好。人选一般在4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至50周岁以下,高中学历以上。参照村“两委”换届选举“十不选”要求(附件1),存在相关负面情形的人员,不得列为村级后备力量人选。
(二)拓宽来源渠道。坚持内外结合,乡党委和村“两委”干部要加大走访调研力度,因村施策。对于人口较多,青年农民较集中的村,从了解村情民意、群众满意度高、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等人员中“挑”;对于缺乏年轻力量的村,重点从私营企业主,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及致富带头人等“双带”能力较强的人员中“请”;从返乡经商优秀青年、创业大学生和退伍军人等人员中“选”;从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青年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及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党员等人员中“推”,多措并举充实后备力量储备。注重发现储备表现优秀的女性后备力量和35岁以下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后备力量,原则上分别按后备力量总数的15%、30%左右把握,其中35岁以下且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后备力量要占10%以上。
今年7月底前,完成全乡所有村的摸排分析,筛选后备力量初步人选;9月底前,确定所有村的后备力量人选并统一备案管理;2025年主要抓集中培训和实践锻炼。
(一)强化调研分析,摸清摸准底数
1.开展全面摸排(2024年7月底前)。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由挂点乡镇的县委常委领导带队并任组长,组建由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纪委书记和包村领导等参加的工作组,通过与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及党员群众代表开展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了解村班子运行现状,摸清村干部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工作表现、群众口碑、换届留任意愿等情况,并发现一批可纳入后备力量储备库进一步培养的人选,对组织上看得准、能力素质突出、党员群众广泛认可的人选,要主动联系,带头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2.逐村分析研判(2024年7月底前)。结合调研摸排、履职考核和平时掌握情况,充分运用村班子届中分析和星级评定结果,根据现任村干部履职表现、下次换届连选连任及年龄、学历结构等情况,逐村分析研判,分类确定培育储备工作难点村、重点村、一般村,指导各村立足实际,提出后备力量初步人选名单。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养的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7901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