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1.-1,1,5,11,19,29,()
A.30
B.31
C.32
D.41
题目2、3的数如下表所示规则排列:
2.上起第14行,左起第16列的数是()。
A.16
B.17
C.18
D.19
3.数11应排在上起第10行,左起第()列。
A.第9列
B.第12列
C.第11列
D.第10列
4.2,3,8,27,32,(),128
A.64
B.243
C.275
D.48
5.1,2,3/2,8/5,5/3,12/7,()
A.10/7
B.11/7
C.14/8
D.13/8
二、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你可以在题本上运算,遇到难题,可以跳过暂时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解决它。
6.某单位有员工540人,如果男员工增加30人就是女员工人数的2倍,那么原来男员工比女员工多几人?
A.13
B.31
C.160
D.27
7.41个学生要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只能载4人的小船(无船工),他们要全部渡过河去,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渡河多少次?
A.23
B.24
C.27
D.26
8.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18对翅膀,蜘蛛,蜻蜓,蝉各几只?
A.5、5、8
B.5、5、7
C.6、7、5
D.7、5、6
9.某种茶叶原价30元一包,为了促销,降低了价格,销量增加了二倍,收入增加了五分之三,则一包茶叶降价()元。
A.12
B.14
C.13
D.11
12.要把A、B、C、D四包不同的商品放到货架上,但是,A不能放在第一层,B不能放在第二层,C不能放在第三层,D不能放在第四层,那么,不同的放法共有()种。
A.6
B.7
C.8
D.9
14.兄弟俩今年的年龄之和是35岁,当哥哥像弟弟现在这样大时,弟弟的年龄恰好是哥哥年龄的一半,则哥哥今年年龄为()岁。
A.20
B.21
C.23
D.22
15.小张和小王两人比赛珠算,共有1200题,小张每分钟算出20题,小王每算出80题比小张算同样多的题少用2秒,问:小王做完1200题时,小张还有多少题没做?
A.10
B.15
C.20
D.5
16.15克盐放入135克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盐水重量变为100克,这时盐水的浓度是多少?浓度比原来提高了百分之几?
A.75%,12.5%
B.25%,12.5%
C.15%,50%
D.50%,62.5%
17.某校二年级全部共3个班的学生排队,每排4人、5人或6人,最后一排都只有2人,这个学校二年级有()名学生。
A.120
B.122
C.121
D.123
18.小王工作一年酬金是1800元和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他干了7个月,得到560元和一台洗衣机,问这台洗衣机价钱为多少元?
A.1176
B.1144
C.1200
D.1154
19.小王8点整出门、步行到12千米远的同学家,他步行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但他每走5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则他()时到达。
A.12∶30
B.12∶35
C、12∶20
D.12∶40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本部分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句子隐含信息的合理判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21.对下列各组词语划线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协(合)力同心,英勇绝伦(同类),鼓足干劲(精神),置若罔(没有)闻
B.引以为荣(荣誉),运筹(谋划)帷幄,同仇敌忾(愤慨),通(通晓)权达变
C.尾大不掉(摆动),电闪(避开)雷鸣,步履蹒跚(从容),远见卓(高超)识
D.屡见不鲜(极少),休戚(忧愁)与共,于心不忍(残忍),惹(招引)人注目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文章对经济领域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B.大家一定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方法、观点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
C.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D.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故事,领导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措施。
2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和他虽然都生活在昆明,但也只是_____见见面。
②她_____考虑什么问题,总是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③40年过去了,来到自己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_____想起往事。
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人人”,_____包括所有的人,任何人也不例外。
A.偶然不管无论当然
B.偶尔不论难免诚然
C.偶然无论不免诚然
D.偶尔不管不免当然
24.下面纪年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A.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B.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C.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5.对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犬),右擎苍(苍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权曾骑马射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人名,其渴望得到重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星名,代表贪残掠夺)。
A.本词上阕描写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胸怀抱负,境界开阔,具有一种粗犷的豪迈风格。
B.首句的“狂”点出“老夫”酒后出猎无所顾忌的疯劲。
C.“千骑卷平冈”的“卷”字,突出地表现了武士骑马飞驰。
D.下阕最后三句,突出“老夫”关心边防。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26-30题。
第一步就是明确爱是一种艺术,正如生活是一种艺术一样。①我们想知道如何爱,②必须遵循我们学习其他任何艺术的同样方法,诸如学习音乐、绘画、木工或医学技艺及工程艺术的方法。
在学习任何一种艺术时,必要的步骤是什么呢?
学习任何一种艺术的过程都能够适当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精通那门艺术的理论,另一方面熟悉那门艺术的实践。如果我想学习医学技艺,我必须首先了解人体结构和各种疾病,但当我具备了这一方面的全部理论知识时,根本不意味着我在医学技艺上是合格的。只有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把我们的理论知识成果和我们的实践成果融为一体,即变为我的直觉——这是任何一门艺术的要素——之后,我在技艺上才变得精湛起来。当然除学习那门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外,为驾驭任何一门艺术,第三点也是必要的要素,即要使艺术精湛必须极其关心这一问题,在我的心中必须是:没有什么比此艺术更重要的事情。
这适用于音乐、医学、木工和爱的艺术。这里有着为什么在当代的文明中,人们很少尝试探究爱这门艺术的答案,尽管他们明显地失败,尽管他们对爱如饥似渴,但却又认为几乎每一件事都比爱重要:成就、名望、金钱、权利——几乎人们的所有精力都被用来研究如何实现这些目标,难怪乎没有谁来学习爱的艺术。
26.第一段中,在划线处①和②填入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A.虽然但是
B.如果就
C.因为所以
D.也许还
27.根据本文作者的观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任何一门艺术的学习都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B.掌握一门艺术的理论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但还不是必要的
C.通过实践,“我”可以将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融会为一体
D.只有将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转化为“我”的直觉,才意味着“我”的技艺是精湛的
28.作者认为,驾驭一门艺术的中心问题是()。
A.“我”所追求的艺术是重要的,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它的事物
B.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并转化为一种直觉
C.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所掌握的艺术变得精湛
D.如何把握住掌握一门艺术的一般性法则
29.对本文最后一段话,理解最不恰当的是()。
A.当代文明中,人们在“爱”这个问题上的失败是普遍的
B.人们不关注爱的学习,是因为没有把爱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C.相对于金钱、名望、权利等因素,爱对当代人而言似乎并不重要
D.爱其实对于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学而成的
30.如果给这篇短文冠以标题,最恰当的是()。
A.艺术学习
B.爱的艺术
C.艺术学习的方法
D.学习艺术的一般性法则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31-35题。
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
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铅块上放一比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固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
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都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仍是混沌不清。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
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如果说前人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那么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陶冶”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31.划线句子“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所强调的意思是()。
A.铅块和金属球的属性能用快慢镜头加以重映
B.铅块和金属球的模糊性不容易被观察到
C.突变事物的模糊性反映了两个运动过程
D.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
32.作者在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的一项是()。
A.小鸡刚刚啄出蛋壳而出世的时候
B.金属球经过漫长的量变而显现出短暂的质变
C.人们可以看懂书法家的草书作品
D.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上的浮沉迟数
33.作者用来说明“人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采取行动的事实是()。
A.人们发现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
B.人发现了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
C.人过马路可以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辆
D.人们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
3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中,客观世界是在模糊与清晰的矛盾之中发展的
B.模糊理论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所以它要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
C.将人类灵活巧妙的思维判断赋予计算机,有赖于模糊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
D.“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是因为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
35.作者认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是()
A.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
B.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
C.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的研究
D.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6-40题。
我和我在基础物理学界的同事们是爱因斯坦的理性的后继者,乐于自认为我们是在探求美。有些物理方程丑得让人不愿多看一眼,更不用说把它们写下来了。毫无疑问,终极设计者只会用美的方程来设计这个宇宙!我们宣称,如果有两个都可用来描述自然的方程,我们总要选择能激起我们的审美感受的那一个。“让我们先来关心美吧,真用不着我们操心!”这就是基础物理学家们的呼声。
读者也许会把物理看成一个具有精确预言性而不适于审美沉思的科学。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我希望与你们分享的正是这种奇妙的感受。
“美”一词被赋予了一定的内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美的感受是依赖于心理、文化、社会甚至常常是生理等因素的。物理学显然不会关心这一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