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2024-12-05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2008年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规律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1.-4,2,18,22,(),830

A.280

B.346

C.380

D.456

2.-3,-16,-27,0,125,432,()

A.345

B.546

C.890

D.1029

3.0.2,6.8,-0.8,5.8,-1.8,4.8,(),3.8

A.-2.8

B.3.8

C.-4.8

D.5.8

4.5,3,7,9,15,23,()

A.27

B.31

C.35

D.37

5.0,2,2,5,4,7,()

A.6

B.5

C.4

D.3

二、数学运算:每道试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或几何图形,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或认证出答案。

6.1-200这200个自然数中,既能被4又能被6整除的数有多少个?()

A.65

B.16

C.67

D.68

7.有7个不同的质数,他们的和是58,其中最小的质数是多少?()

A.2

B.3

C.5

D.7

8.边长为1米的正方体525个,堆成了一个实心的长方体,它的高是5米,长、宽都大于高,问长方体的长与宽的和是多少米?()

A.21米

B.22米

C.23米

D.24米

9.有一个电子钟,每走8分钟亮一次灯,每到整点响一次铃。中午12点整,电子钟响铃又亮灯。下一次既响铃又亮灯是几点钟?()

A.1

B.2

C.3

D.4

10.小明在商店买了若干块5分钱的糖果和1角3分钱的糖果,如果他恰好用了1块钱,问他买了多少块5分钱的糖果?()

A.6

B.7

C.8

D.9

11.有50个学生,一次考试中,排名前十名的学生平均分比其余的平均分高12分,问其他40个学生的平均分比全班的平均分低几分?()

A.3

B.2.4

C.5

D.6

12.三个人进城,甲每隔9天进一次城,乙每隔11天进一次城,丙每隔7天进一次城,假如这次他们是星期二相遇的,问下次他们是星期几相遇()。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四

D.星期三

13.十二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

A.155°

B.120°

C.165°

D.175°

14.爷爷年龄65岁、三个孙子是15、13、9岁,问多少年后三个孙子的年龄和与爷爷年龄相等?()

A.15

B.14

C.13

D.12

15.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同时从起跑线出发,甲每分钟跑400米,乙每分钟跑385米,问多少时间后两人再次相遇?()

A.25分40秒

B.26分40秒

C.27分30秒

D.28分30秒

16.有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可以坐8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可以坐12人,问这个班共有几名同学?()

A.38

B.96

C.48

D.92

17.电视台向100人调查昨天收看电视情况,有62人看过2频道,有34人看过8频道,有11人两个频道都看过。问,两个频道都没有看过的有多少人?()

A.4

B.15

C.17

D.18

18.杯里全是水,倒出1/3装入纯酒精,又倒出1/4装入纯酒精,再倒出1/5装入纯酒精,问现在酒精浓度是多少?()

A.50%

B.60%

C.70%

D.80%

19.某单位计划在通往两个比赛场馆的两条路的(不相交)两旁种树,现在运回一批树苗。已经知道一条路的长度是另一条路长度的两倍还多6000米,若每隔4米栽一棵,则少2754棵;若每隔5米栽一棵,则多396棵,则共有树苗多少棵?()

A.8500棵

B.12500棵

C.12596棵

D.13000棵

20.甲乙两个运输队向地震灾区运送一批救灾物资,甲队每天能运送64.4吨,比乙队多运75%;如果甲乙两队同时运送,则当甲队运了全部救灾物资的一半时,比乙队多运了138吨,这批救灾物资一共多少吨?()

A.640

B.645

C.644

D.700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本部分中每道题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意思的要求,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21.音乐科学作为现实的大学专业,首先包括音乐的理论以及音乐历史的观点,它与音乐实践及音乐教育学的大学课程有所区别。例如,成为音乐会钢琴师的培训以及将其作为主修专业方向是音乐教师的教育途径。就此可以确定音乐科学一方面可划分为音乐史,也被称为历史音乐学;另一方面可划分为系统音乐学,也就是音乐民族学,也称音乐民俗学。但是很明显,音乐史构建了音乐科学的学习核心,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从古典时期到现代时期的音乐发展,包括对主要音乐家的生活和作品深入研究、对风格转变的学习以及对个别种类和历史时期进行的讨论。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

A.历史音乐学是音乐实践学习途径的一个下属领域

B.从音乐民族学角度来看,音乐民俗学是系统的音乐学研究的一个音乐实践的方面

C.音乐理论和历史的观点主要是在音乐学这个专业里得到研究

D.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的学习是和音乐学学习不同的

22.随着发明和发现的产生,随着制度的发展,人类的心灵也必然因之而愈来愈开豁,人类的脑子也在逐渐变大,尤其是大脑部分。在蒙昧阶段,人们要从一无所有的环境想出最简单的发明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当时人类的心智发展之迟缓是不可避免的。要把这样一些蒙昧初开、野犷难驯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社会,当然也是十分困难的。毫无疑问,最早的发明项目、最早的社会组织是最难于产生的,因此从蒙昧阶段过渡到野蛮阶段所经历的时间是最长的。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发明、发现的产生,社会制度的建立,都开始于蒙昧阶段,但由于从无到有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蒙昧阶段特别长

B.发明、发现的产生,社会制度的建立,从野蛮阶段开始。而在蒙昧阶段,这一切都是很困难的,所以蒙昧阶段特别长

C.在蒙昧阶段,人类无发明、发现和制度可言,而这三者是野蛮社会开始的必要条件,因此三者之间有一段相当长的间隔时间

D.通过蒙昧阶段的发明、发现和建立制度的困难,说明原始人智力发展迟缓的原因

23.发挥创造性,离不开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注重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间的差别。它要求对公认为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正如李四光所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求异思维()。

A.是对已知的矛盾进行揭示

B.是富有怀疑和批评态度的思维模式

C.是李四光所用过的思维方式

D.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

24.在一些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过度发展,使城镇经济建设对流动人口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尽管流动人口给城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增加了财税收入,但因为他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因此造就了数量惊人的小商小贩和庞大的民工队伍。随着这些地区产业的不断升级,对简单劳动力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少,流动人口面临失业的危险,势必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从而阻碍这些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A.流动人口的增加对一些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负作用

B.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过度发展导致大量流动人口的增加

C.大量低素质流动人口的存在,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D.大量流动人口的失业问题是城市化地区的潜在危机

25.随着石油的不断涨价,一些国家利用微生物将甘蔗、甜菜、木薯发酵成酒精,替代石油。这种酒精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释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比如,巴西已经将几十万辆汽车改装为使用乙醇汽油或酒精作为燃料,大大减轻了大气污染。

根据本文,理解正确的是()。

A.燃油涨价影响汽车业

B.酒精完全可替代汽油

C.可以将植物制成酒精

D.巴西的污染非常严重

26.鲁迅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是相当丰富的。这不仅使他的杂文增加了批判的力量,而且也大大增强了感染力。鲁迅对昆虫学非常熟悉,所以他能随手选取恰当的昆虫加以解剖,鲁迅在《春末闲谈》中指出这细腰蜂不但是普通的凶手,还是一种很残忍的凶手,又是一个知识技术都极高明的解剖学家,它用毒针在青虫的运动神经球上一螫,把它麻醉成半死不活状态,然后在它背上产下蜂卵,慢慢孵化子女,这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利用愚民手段害民的高招儿

短文中引用了鲁迅杂文中的话,引用的目的是()。

A.说明鲁迅掌握的自然知识是相当丰富的

B.说明鲁迅对昆虫学非常熟悉,能随手选取加以解剖

C.说明鲁迅运用自然科学知识使杂文更具批判力和感染力

D.说明鲁迅善于形象地揭露统治者愚民害民的罪行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27-31题。

金属历来都是通过采矿、冶金制取的,可是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造金属。近年来,它的发展极为神速,人们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双炔类等。这种人造金属不仅具有金属光泽,还能导电传热,其用途十分引人瞩目。

人造金属最奇特的功能是它的导电性。与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属塑料具有一种独特的线型结构,许多同样的分子能奇妙地结合起来,并带有较多的自由电子,这就使原来的塑料改变了物理性能,能够导电。它的导电率比铜、银还要高。普通金属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肯定零度时成为超导,但这种低温度很难得到。而人造金属却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因此导电性增大,在常温下呈现出超导电性能。实现超导,由低温变成常温,这是人造金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超导电线将使远距离无损耗输电的设想成为可能,使火车悬浮在轨道上高速运行,将使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最终解决能源问题。

人造金属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用它制成的新型电池代替笨重、硕大的铅蓄电池,可以使人们长期用蓄电池做动力汽车有了()的可能。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以上,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人造金属在外压和光的作用下,能产生电场效应,把它装在扩音器上,能将声音放大;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此外,人造金属弹性大、易加工、重量轻、耐磨蚀性能好、强度高、成本低。

27.在文中的里填一个最适当的词语()。

A.希望

B.实现

C.成功

D.盼望

28.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造金属和普通金属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

B.强氧化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之一

C.人造金属能够导电传热,因此具有金属光泽

D.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切性质

29.下列对人造金属的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A.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

B.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实现了控热核聚变反应

C.人造金属电池充电一次,就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

D.人造金属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

30.下列对人造金属导电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自由电子改变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够导电

B.在接近肯定零度的相同条件下,人造金属仍比普通金属导电率高

C.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D.人造金属实现超导的尝试要求是常温以下

31.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造金属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属

B.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C.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是导电性强

D.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32-36题。

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它的顶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堪称世界之最。

近半个世纪以来,地质学家对喜马拉雅山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对青藏高原进行实地勘测,弄清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来龙去脉。科学家们从喜马拉雅山的原层海相沉积层中找到了鱼龙、三叶虫、珊瑚、海藻等古海洋生物的化石标本,从而证明:早在4000~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所处地区是一片湛蓝的大海。

众所周知,地球最上层约不到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叫做岩石层。岩石层可以发生脆性断裂,形成为数不多的板块,板块之间可以作相对运动。根据板块大地构造假说,科学家们将全球岩石分为6个大板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澳板块和南极板块。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就是由于欧亚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互相碰撞,使得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褶曲隆起所致。这样古海便渐渐消失,代之以高耸入云的山脉。

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印澳板块至今仍在向北漂移,致使喜马拉雅山脉继续不断升高。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升高了500米,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在上升。

他们曾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作解释,()我们用雪白细嫩的豆腐来叠罗汉,不需叠上几层,()最底层的豆腐必将由于承受不了其上的压力而最终垮台。这个例子同样适用于山脉的升高。因为山脉的升高也像是叠罗汉,只不过是用泥土、岩石在不断堆积而已。在山体不断抬升之际,山底所承受的压力也是相应增大,一旦达到极限,偌大的山体就会像豆腐那样散架崩塌。经过推算,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极限负荷是当山脉上升到10000米时的负荷。这一假说同样证明了地球上至今没有万米高山的原因。然而,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上升,()上升速度仍保持每年5厘米不变,()不用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到那时,喜马拉雅山脉是散架崩塌,还是继续高耸在地球上,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

32.对第二段两句话之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果

B.条件

C.转折

D.解释说明

33.对第三段的大意有几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了地球表层的情况

B.说明了地球的构造

C.说明了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

D.说明了板块大地构造假说是如何形成的

34.对科学家推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能否超过万米还是个谜

B.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有可能超过万米

C.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也不例外

D.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最高只能达到万米

3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地球上层约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

B.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互相碰撞褶曲隆起所致

C.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高度可达万米

D.喜马拉雅山如果每年上升5厘米,再有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

36.文中处少了两对关联词,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A.只要……就/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如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08年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7789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