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一是产业基础不断改善。加大乡村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了进村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新建产业道近3公里;对东阳至三清山旅游公路进行维护,确保道路畅通。完成竹制品加工园区规划环评报告、初审。举办竹笋节,助力竹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加工总产值6.2亿元,增长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250元,增长7.5%。二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采摘农业。十村竹材初加工点全面开工。海溪、中分、大路等村的竹笋和毛竹销售渠道得到拓展,帮助农户销售竹笋500多吨。黄畲村、仕桥村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代耕代种新增耕地50亩。泉水村与厦门客联公司合作,发展高山茶种植基地300亩。成功引进东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园200亩。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完善全员招商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营造浓厚氛围,顺利完成年度任务。全年新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一是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个,即富航物流仓储项目;协议引资6000万元,已落地项目9个,资金到位率75%。实际利用省外资金5730万元,县外资金一是1亿元。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坚决落实“四个不摘”,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百日攻坚”行动,集中力量排查化解突出问题。今年新增识别9户22名监测对象,全部落实了针对性帮扶措施。完成全镇14750户农户摸排,新纳入监测对象3户8人,消除风险23户72人。持续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发力,落实各类惠农政策资金约一是9亿元,发放户均财政补贴3500元。推进全域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未发现房屋倒塌风险。二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20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构建成“集中处理+分布式处理”的污水治理体系,投入使用后将有效提升全镇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投入资金约680万元,完成12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成7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增省级卫生村3个、市级卫生村4个、区级卫生村1个。三是持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常态化开展“五清一改”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森林防火应急演练,发放森林防火戒严令4500余份。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4次,共排查一般事故隐患27处,已全部完成整改;重点事故隐患4处,其中1处重大事故隐患已经上霍邱县政府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全力推进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民生“保障网”更加坚实。积极推进全民参保扩面工作,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86%。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标准全面提标,全年发放城乡低保3567万元,特困供养人员376人,发放临时救助3743万元。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建成九华山老年幸福院,完成县养老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程。二是公共“服务网”更加完善。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文艺演出、书画展、运动会等各类文体活动30余场次。成功举办“守护长江、你我同行”职工健步走活动。广泛评选推荐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先进典型共20个,“最美家庭”“好婆婆”等评选结果陆续公布。积极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全年征集6名“双合格”优秀青年入伍,开展爱心“送进光荣门”活动216场次,2024年应征青年体检工作圆满完成。三是社会“安全网”更加严密。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三年行动专项整治成果,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运行。先后开展消防、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专项安全专项整治行动10余次,切实筑牢安全底线。大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完成市县验收评审。统筹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扎实开展,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