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汇报材料

2024-11-13 07:03:52 165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篇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汇报

材料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扶贫开

发战略, 坚持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坚强领导、 坚持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 坚持与 乡 村振兴相统筹、 坚持与 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 认真落实自 治区、 市、 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 坚持统筹任务、 统筹规划, 层层压实责任, 以突破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为着力点,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工作, 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 工作目 标任务

同心镇辖区面积 139. 3 平方公里, 全镇总人口 7587 户 ,

26932 人, “十三五” 贫困村 5 个。 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 755户 3144 人, 其中 2016 年脱贫 98 户 394 人, 沙村摘帽; 2017年脱贫 114 户 507 人, 平顶村摘帽。 2018 年脱贫 144 户 , 630人, 力冲村摘帽。 全镇现剩余 222 户 851 人未脱贫, 贫困发生率 3. 45%。 其中 2020 年预脱贫 135 户 , 567 人。 预脱贫 2 个村( 大梳村、 凤阁村) 。 2020 年预脱贫户 脱贫后全镇贫困发生率为 1. 15%, 凤阁村为 1. 65%, 大梳村为 1. 12%。

二、 工作开展情况

( 一) 2020 年“九有一低于” 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1. 有特色产业。

( 1) 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 755 户 , 全镇发展“5+2” 特色产业的贫困户 615 户 , 家庭全部劳动力均长期外出务工或自 主创业的贫困户 5 户 ,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 理能力的贫困户 135 户 , “5+2” 特色产业覆盖率 99. 19%。

(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有 5 个, 已有9 个。

( 3) 5 个贫困村都有 3-5 名 创业致富带头人, 每个致富带头人都带动了 3-5 户 贫困户 。

2. 有住房保障。

( 1) 全镇农业人口 7174 户 , 已做住房安全认定 7174 户 ,有住房保障达标率 98. 86%。 未达标 83 户 , 其中人均不足 13 平方米 14 户 , 无房 5 户 , C 类 27 户 , D 类 37 户 , 其他未达标 0户 。 今年计划危改 16 户 , 维修加固 1 户 , 购置 0 户 , 扩建 2 户 ,易地扶贫搬迁 1 户 。

( 2) 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 755 户 , 已达标 719 户 , 达标率95. 23%。 未达标 36 户 , 其中人均不足 13 平方米 4 户 , 无房 2户 , C 类 5 户 , D 类 25 户 , 其他未达标 0 户 。 今年计划新建 14户 , 维修加固 1 户 , 购置 0 户 , 扩建 2 户 。 2020 年 9 月 底前全部完工, 并达到入住标准, 搬迁入住后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 住房达标率为 97. 48%。

( 3) 全镇非贫困 户 6419 户 , 已 达标 6373 户 , 达标率99. 28%。 未达标 47 户 , 其中人均不足 13 平方米 10 户 , 无房 3户 , C 类 22 户 , D 类 12 户 , 其他未达标 0 户 。 今年计划新建 3户 , 维修加固 0 户 , 购置 0 户 , 扩建 0 户 。

( 4) 家庭成员 全部长期外出居住或长期稳定租房居住且户主承诺在攻坚期内暂不考虑建新房的有 2 户 。

3. 有基本医疗保障。

( 1) 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3144 人, 在建档立卡人口 中现役军人和应作为家庭成员 自 然减少 0 人, 应参保 3144 人, 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3144 人, 参保率 100%。

( 2) 全镇农业人口 26343 人, 全镇现役军人和应作为家庭成员 自 然减少 4132 人, 应参保 22211 人, 已参保 21854 人, 参加其他同类保险 0 人, 参保率 98. 39%, 未参保 361 人。

( 3) 已办慢病证 200 人, 待办慢病证 44 人。

( 4) 贫困户 100%签约了 家庭医生, 对特殊群体每季度上门走访 1 次以上。

4. 有义务教育保障。

( 1) 全镇 6-16 岁适龄儿童少年 4568 人, 其中在本县内就读 3612 人, 县外就读 900 人, 办理了 缓( 免) 学手续 4 人, 五种特殊情形学生 6 人( 重度智障 3 人、 有自 残或暴力倾向 0 人、怀孕 0 人、 经司法劝返无效 0 人、 失踪失联 3 人) , 疑似失辍学 50 人。 除去五种特殊情形外, 就读率 98. 90%。

( 2) 全镇建档立卡户 6-16 岁适龄儿童少年 738 人, 办理了 缓( 免) 学手续 2 人, 五种特殊情形学生 1 人( 重度智障 1人、 有自 残或暴力倾向 0 人、 怀孕 0 人、 经司法劝返无效 0 人、失踪失联 0 人) , 失辍学 0 人, 除去五种特殊情形外, 建档立

卡就读率 100%。

( 3) 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 6-16 岁 适龄儿童少年中符合享受教育政策的学生 301 人( 其中幼儿园 62 人, 初中 239 人) ,小学没有寄宿生, 故没有寄宿生补助。

5. 有安全饮水。

全镇农户 通过打井、 引 用 山泉水等方式解决饮水问题且达到安全用水标准。

6. 有路通村屯。

9 个行政村村委会或行政村中心学校所在地就近连接上级

路网或其他乡 镇路网, 通行政村的道路达到硬化要求。

7. 有电用。

( 1) 全镇农户 家中 都接通生活用 电, 有电用 达标率 100%。

( 2) 全镇贫困村 5 个, 实现通动力电的贫困村 5 个。

8. 有基本公共服务。

9 个行政村村委会均有办公场所、 宣传栏。 9 个行政村内均有篮球场, 有文化室( 农家书屋) 或戏台 等。 9 个行政村村委会或行政村中心学校所在地均通有线或无线网络宽带。 全镇有电视机的农户 有 6129 户 , 有电脑的农户 有 713 户 , 有智能手机的农户 有 6047 户 。 达标率 100%。

9. 有社会保障。

( 1) 全镇符合低保条件并纳入低保范围的有 745 户 2529人。

( 2) 全镇具有广西户 籍、 年满 16 周岁 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301 人; 其中现役军人、 在校学生、 参加了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 、 长期外出 务工人员 、 应作家庭成员 自 然减少的人员 这几类人数为 221 人。 符合参保条件应录入 2080 人, 已录入 2070 人, 录入率 99. 52%, 未录入 10人; 应参保 2080 人, 已参保 1810 人, 参保率 87. 02%, 未参保270 人。

( 3)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中已发放养老金 430 人; 符合领取待遇条件 430 人。

10. 农村贫困发生率低于 3%。

2018 年底建档立卡未脱贫户 222 户 851 人, 贫困发生率

3. 45%。 2020 年预脱贫 135 户 , 567 人。 2020 年脱贫后贫困发生率为 1. 15%。 2014 年底农业户 籍人口 数 24643 人。

( 二) 2020 年预脱贫户 “八有一超” 指标任务完成情况根据精准脱贫摘帽标准、 考核要求及我镇实际情况, 2020

年预脱贫 135 户 567 人, 截至目 前, “八有一超” 指标任务全部达标 104 户 。 以下为全镇预脱贫户 “八有一超” 指标任务完成具体情况:

1. 有收入来源。 135 户 预脱贫户 都可以靠家庭种养及外出务工、 产业覆盖等解决生活, 达标率 100%。

2. 有住房保障。 目 前 135 户 预脱贫户 中有 127 户 有稳固住房且人均达到 13 平方米以上, 达标率 94. 07%。 未达标 8 户 :其中需要通过危改 6 户 ( 1. 大梳村程海源户 , 已挖地基。 2. 同心村黄惠强户 , 已倒地梁。 3. 同心村陈威宇户 , 已倒楼面。 4.同心村黄惠壮户 , 已倒地梁。 5. 力冲村韦国振户 , 已倒柱。 6.真胜村潘展强户 , 已完成) 。 易地扶贫搬迁 1 户 ( 森塘村程石金户 , 已倒桩) 。 扩建 1 户 ( 沙村陈少欣户 ) 。

3. 有基本医疗保障。 135 户 567 人预脱贫户 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并享受参保费用财政补贴政策, 参保率 100%。

4. 有义务教育保障。 135 户 预脱贫户 中 无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学或辍学, 都享受到义务教育阶段相应的教育扶贫政策, 达标率 100%。

5. 有路通村屯。 9 个村都有路通村屯, 达标率 100%。

6. 有饮用 水。 9 个村的所有贫困户 通过打井、 引 用 山泉水、

自 来水等不同方式已解决了 饮水问题, 达标率 100%。

7. 有电用。 9 个村的所有贫困户 100%有电用, 达标率 100%。

8. 有电视看。 9 个村的预脱贫户 家庭都能通过电视、 智能手机等收看到中央或广西电视频道, 达标率 100%。

9. 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 截至目 前, 135 户 预

脱贫户 中有 112 户 有劳动力, 可以通过转移就业、 产业扶持、

技能培训等获得稳定的收入 3700 元以上, 达标率 82. 96%。 未

达标 23 户 , 对于未达标贫困户 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帮

扶措施, 对不能长期外出 务工的引 导其在城镇内的扶贫车间、

餐饮业、 保洁员 、 发展种养等增加收入。 对可以短期离开家的

引 导其在陶瓷厂等企业务工, 确保年底收入能达到 4000 元以上。

( 1. 同心村李荣越户 , 2. 同心村李金连户 , 3. 同心村李宗鸿户 ,

4. 同心村李永健户 , 5. 同心村李锦永户 , 6. 同心村蔡乾雄户 , 7.

同心村李培宜户 , 8. 大梳村程秀元户 , 9. 凤阁村龚定留户 , 10.

凤阁村龚绪基户 , 11. 凤阁村蔡健州 户 , 12. 真胜村黄业忠户 ,

13. 真胜村潘展强户 , 14. 真胜村覃孔德户 , 15. 真胜村卢尚洁户 ,

16. 真胜村梁剑明户 , 17. 真胜村覃显华户 , 18. 真胜村覃竞燕户 ,

19. 平顶村唐燕丽户 , 20. 平顶村霍鸿飞户 , 21. 力冲村韦国振户 ,

22. 力冲村韦善良户 , 23. 力冲村谭永森户 )

( 三) 2020 年预脱贫村“十一有一低于” 指标任务完成情

1. 有特色产业。

凤阁村有贫困户 111 户 , “3+1” 特色产业为水稻、 沙塘橘、

猪和花生, 有 80 户 发展“3+1” 特色产业, 31 户 属全户 无劳力

或全户 外出务工类型, 覆盖贫困户 比例 100%; 有 6 名 ( 龚坚、

李桂文、 周 柱芳、 龚勇宇、 龚柱荣、 龚炳朝) 创业致富带头人。

当前凤阁村成立了 龚勇宇砂糖桔专业合作社, 覆盖了 23 户 贫困

户 , 带动他们发展, 以增收脱贫致富。

大梳村有贫困户 97 户 , 大梳村的“3+1” 特色产业为猪、

优质稻、 砂糖桔和鸡, 75 户 发展特色产业, 22 户 属于全户 无劳

动力或全户 外出务工, 产业覆盖率为 100%, 培育了 3 名 创业致

富带头人。 大梳村有 2 个专业合作社, 通过技术指导、 雇佣用

工等方式覆盖了 20 户 贫困户 , 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 比例为 21%。

2. 有住房保障。

凤阁村共有 711 户 2733 人, 其中有住房保障 708 户 , 未达

标户 3 户 , 达标率 99. 48%。

大梳村共有 544 户 1867 人, 其中有住房保障 535 户 , 未达

标户 9 户 , 达标率 98. 34%。

3. 有基本医疗保障。

凤阁村共有 713 户 2786 人, 应参保 2349 人, 截至目 前已

参保 2312 人, 参保率为 98. 42%。

大梳村共有 552 户 1921 人, 应参保 1779 人, 截至目 前已

参保 1747 人, 参保率为 98. 20%。

4. 有义务教育保障。

凤阁村有适龄儿童少年 450 人, 在校 445 人, 辍学 5 人

( 非建档立卡贫困 户 ) 。 其中 建档立卡贫困 户 适龄儿童少 年

106 人, 行政村内无建档立卡贫困户 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

育阶段失学辍学情况, 且在校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到义务教育阶

段相应的教育扶贫政策。

大梳村有适龄儿童少年 345 人, 在校 345 人。 其中建档立

卡贫困户 适龄儿童少年 93 人, 行政村内无建档立卡贫困户 家庭

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情况, 且在校适龄儿童少

年享受到义务教育阶段相应的教育扶贫政策, 达标率 100%。

5. 有安全饮用水。

2 个预脱贫村共有农户 1255 户 , 1255 户 农户 通过引 用山泉

水方式解决饮水问题且达到安全用水标准, 达标率 100%。

6. 有路通村屯。

2 个预脱贫村村委会所在地已通水泥硬化道路。 道路路基

宽 5 米, 路面宽 3. 5 米。 20 户 以上( 含) 的自 然村( 屯) 10 个,

全部通水泥硬化道路以上, 达标率 100%。

7. 有电用。

2 个村共有农户 1255 户 , 其中家中接通生活用电 1255 户 ,

达标率 100%。

8. 有公共服务设施。

2 个预脱贫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比较齐备, 都建有村委会办

公楼、 宣传栏、 卫生室、 篮球场、 农家书屋、 戏台 等, 村委会

和学校所在地已接通光纤网络宽带, 达标率 100%。

9. 有电视看。

2 个预脱贫村共有农户 1255 户 , 有 1255 户 农户 有电视看

或有电脑上网或智能手机, 能收看中 央和广西电视频道或上网,

了 解中央和自 治区方式政策、 新闻信息等, 达标率 100%。

10. 有村集体经济收入。

凤阁村: 目 前村集体经济收入 6. 3 万元( 其中入股周柱芳

养猪场利息 0. 1 万元、 清理不规范合同收入 5 万元、 卖集体山

林收入 1. 2 万元) , 已达标。 到年末, 入股周君洪、 龚绪基、

龚似基、 龚龚健、 龚伟合作社, 分红计划收入 1. 2 万元; 入股

森茂公司分红 0. 8 万元, 养鱼计划收入 0. 5 万元; 预计年底收

益合计 8. 8 万元。 下一步预在黄田种植 30 亩油茶( 预计 3 年后

产生收益, 每年 2000 元/亩) 。

大梳村: 目 前村集体经济收入 2. 49 万元( 其中 2. 4 万来源

于入股分工, 0. 09 万元来源于出租山林租金) 未达标。 计划入

股藤县城投公司入股 20 万元, 预计分红 1. 6 万元。

11. 有好的“两委” 班子。

2 个村的“两委” 班子都能较好地履行职责, 积极参加村

级党组织星级化管理, 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大力发展经济, 增

加收入, 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顺利完成了 脱贫摘帽任务,

无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情形, 达标率 100%。

12. 贫困发生率。

凤阁村 2786 人, 2018 年底有 34 户 , 137 人未脱贫, 贫困

发生率 5. 39%( 贫困发生率按 2014 年底县公安系统导出人口 数

2541 人计算) 。 2020 年预脱贫户 脱贫后凤阁村贫困发生率为

1. 65%。

大梳村 1924 人, 2018 年底有 16 户 , 43 人未脱贫, 贫困发

生率 2. 42%( 贫困发生率按 2014 年底县公安系 统导出 人口 数

1778 人计算) 。 2020 年预脱贫户 大梳村贫困发生率为 1. 12%。

三、 工作措施

( 一) 贫困人口 脱贫和贫困村摘帽计划制定工作。 根据上

级工作部署, 我镇于 1 月 初开展第一次贫困人口 脱贫和贫困村

摘帽计划制定, 经组织各村摸底排查, 确定全镇计划脱贫 567

人, 凤阁村、 大梳村脱贫摘帽。 根据“一下” 的指导意见及镇

村的再次深入排查, 确定二上计划脱贫 567 人, 凤阁村、 大梳

村脱贫摘帽。

( 二) 中 央巡视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按照上级整改要求, 根据我镇实际, 印发了 同心镇落实中 央第

二巡视组对广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压

实各方责任, 并督促各村各有关单位强化落实整改。

( 三) 扶贫屯级道路建设工作。 今年第一批扶贫屯级道路

1 条共 0. 85 公里, 36. 55 万元, 已完工。 第二批计划建设 2 条

1. 045 公里, 44. 935 万元。

( 四)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 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并结

合我镇实际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并积极利用好上级扶

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 确保各村集体有稳定收入。 同

时鼓励设立村民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等组织, 实现“造血” 功

能, 助力集体经济稳定增长, 确保收入达到 4 万元以上。

( 五)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全镇有 1 户 易地扶贫搬迁户 ,

目 前已倒地基, 要求 9 月 底前完工, 并搬迁入住。

( 六) 严抓线上线下数据核对工作。 根据县脱贫攻坚工作

会议要求, 我镇结合遍访贫困户 活动、 扶贫工作日 等切实开展

好“一户 一册一卡” 、 数据清洗工作, 确保线上和线下数据信

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有效提升了 我镇扶贫数据的整体质量。

(七) 及时宣传雨露计划, 落实教育政策。 我镇落实专人负

责, 对建档立卡户 中所有贫困生信息进行比对, 将应享受 2020

年春学期雨露计划补助的贫困生名 单发到各村, 由各包村镇干

部、 第一书记组织帮扶联系 人联系 贫困生, 协助提交相关申请

材料。 截止目 前, 我镇符合享受条件的 121 名 贫困生申请了 雨

露计划补助。

( 八) 广泛宣传以奖代补政策。 我镇于 4 月 12 日 召开以奖

代补工作培训会, 同时, 各村也召 开了 政策宣讲会, 向帮扶联

系 人和贫困户 宣传产业奖补政策。 通过镇主要领导亲自 部署、

包村领导具体落实、 工作队和帮扶联系 人入户 宣传方式, 广泛

宣传该项政策, 确保贫困户 户 户 知晓政策。 目 前已完成 375 户

验收, 计划奖补金额 70 多万元。

四、 存在困难和问题

经过全镇上下的不懈努力, 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 明显

成效, 但还存在一些困难。

( 一) 住房保障方面。 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大多数房

屋属 C/D 级危房、 人均不足 13 平方的情况, 要他们对房屋进行

新建、 维修扩建、 加固等存在很大的难度。 一是贫困户 家庭经

济条件差, 无法筹集资金建房。 二是地理位置影响, 难找到合

适的建房基地。 三是危改补助资金过低, 贫困户 申 请危改积极

性不高。

( 二) 基本医疗保障方面。 一是面上户 参加医疗保险积极

性不高, 大部分为在外务工或长期不在家, 很难联系上户 主,

给宣传、 发动带来困难。 二是收集长期外出 务工人员 缴交凭证

存在难度。

( 三) 集体经济方面。 当 前发展集体经济相对薄弱, 主要

以投资入股经营模式为主, 缺少自 身发展模式。 一是自 然环境

较差, 资源缺乏。 二是农户 的土地流转意识不强。 村内的耕地、

林地已分田到户 , 土地流转困难。

( 四) 部分帮扶联系 人责任心不强。 部分帮扶联系 人责任

心不强, 业务不熟悉, 不按要求进村入户 开展帮扶工作。

五、 下一步工作计划

( 一) 因户 施策, 确保住房保障达标。 根据摸排到的住房

不达标户 情况, 积极宣传发动, 坚持自 身 发展为主, 通过危房

改造、 维修加固、 扩建、 新建等措施解决住房问题, 确保全镇

住房保障达标。

( 二) 进一步加强医保、 养老参保工作。 进村入户 进一步

动员 、 宣传应参保人员 积极参保, 做到应保尽保。

( 三) 多 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 制

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案。 一是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 为 村集

体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组织保障。 二是利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 为

村集体经济发展搭建新平台。 三是多项产业齐发力, 推动村集

体经济强劲发展。

( 四) 切实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 严格执行上级的

控辍保学标准, 继续组织全镇各中 小学教师、 镇村干部和帮扶

联系人进村入户 做好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监测、 劝返复学工

作, 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 工作制度, 确保不让贫困

学生因贫辍学。

( 五) 加强培训。 一是加强帮扶干部的培训 , 要求各帮扶

人利用 平时走访入户 和扶贫工作日 入户 时间, 加强与 贫困户 之

间的沟通, 摸清贫困户 的底数, 同时也要注意自 身 帮扶意识的

提升, 扎实开展帮扶工作, 认真填写好“一户 一册一卡” 基本

信息, 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二是提升村级信息员 业务知识水平,

做好国扶系 统、 数据大平台的运用与 操作, 确保线上线下一致。

( 六) 抓好中央第二巡视组对广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

反馈意见整改及广西 2018 年扶贫成效考核整改工作, 压实各方

责任, 确保实效。

【篇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汇报

材料

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 为 了 做好与 实施乡 村振兴

战略有机衔接、 平稳转型、 统筹纳入, 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脱

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 新奋斗的起点。 针对主要矛盾

的变化, 理清工作思路, 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 平稳转型,

统筹纳入乡 村振兴战略, 建立长短结合、 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

的精神;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 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 的战略目 标,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 村振兴的衔接;

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切入点, 科学设施过渡期, 整体部

署, 一体推进;

以调整脱贫攻坚“特惠” 政策为抓手, 建立健全乡 村振兴

的政策体系;

以强化工作队伍和人才支撑为举措, 构建新型乡 村振兴帮

扶机制;

以脱贫攻坚考核监督机制为借鉴, 完善乡 村振兴监测考核

体系。 积极创新、 大胆实践, 建立可操作、 可复制、 可推广的

科学衔接体制机制。

(二) 基本原则

1、 坚持“五个转变”

坚持将脱贫攻坚针对性政策转变为乡 村振兴整体性政策,

将脱贫攻坚特惠政策转变为乡 村振兴普惠政策, 将聚焦个体发

展转变为支持多元主体合作发展, 将日 常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

态化民生政策, 将福利性政策转变为提升乡 村能力的发展性政

策。

2、 做好“五个衔接”

规划衔接、 政策衔接、 帮扶队伍的衔接、 考核监督衔接、

领导体制机制衔接。

3、 进行“九个调整”

调整产业扶贫、 就业扶贫、 生态扶贫、 智力扶贫、 社保兜

底扶贫、 健康扶贫、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 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

等九大政策。

(三) 重点任务

1、 设立脱贫攻坚的过渡期

20**-20**年为脱贫攻坚的过渡期。 过渡期内, 要严格落实

摘帽不摘责任、 摘帽不摘政策、 摘帽不摘帮扶、 摘帽不摘监管

的要求, 主要政策措施不搞急刹车。 20**年以后, 进入乡 村振

兴战略全面实施期, 把扶贫工作全面纳入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

整体部署、 一体推进。 全县脱贫攻坚的九大工程牵头单位要及

时进行系 统梳理, 做好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 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

的具体安排。

2、 分类调整脱贫攻坚政策

全面梳理现行脱贫攻坚政策, 对政策的适用 性进行综合评

估, 按照“接续保留一批、 调整完善一批、 转换退出 一批” 的

思路, 分类做好政策统筹衔接, 推动脱贫攻坚“特惠” 政策转

变为乡 村振兴“普惠” 政策。

3、 重建脱贫攻坚考核体系

在过渡期内, 以考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 主。 20**年后,

将解决相对贫困作为重要内容, 纳入乡 村振兴考核, 建立统一

的考核体系;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 将乡 村振兴实绩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

重要内容、 干部选拔任用、 评先奖优、 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

建立乡 村振兴常态化督查问效机制, 加强日 常调度, 定期

予以通报, 压实工作责任;

对在农村工作中作出 突出 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

励。

4、 统筹对接乡 村振兴规划

统筹规划过渡期和 20**年后的乡 村振兴。 编制 20**-20**

年脱贫攻坚过渡期的发展规划, 与 20**年后的乡 村振兴规划保

持衔接;

编制“多 规合一” 的实用 性村庄规划。 按照村庄类型划分

要求, 将脱贫村纳入乡 村振兴村庄类型统一划定。 统筹考虑乡

村产业发展、 人口 布局、 公共服务、 土地利用 与 生态保护, 以

村为单位制定村庄规划图, 一村一图, 一户 一张, 入室张贴,

作为农民建设与生产的乡 村振兴指南;

确定县域内城镇化区、 聚集区、 永久现代化农村区域等发

展结构空间、 结构框架与职能定位;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控制线、 基本生态控制线、 弹性

增长边界控制线, 刚性增长边界控制线, 建设用 地规模控制线。

二、 全面衔接

(一) 政策衔接

正在实施的脱贫攻坚 x 大工程的**个项目 , 按照“接续保

留一批、 调整完善一批、 转换退出 一批” 的思路进行衔接。 其

中 : 代缴养老保险, 代缴新农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五保、

低保、 电费、 高龄津贴, 残疾补贴, 教育扶贫, 金融扶贫, 计

生补贴等 x 项, 纳入调整完善类;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电商扶贫, 就业扶贫, 交通扶贫, 农

村安全饮水等 x 项, 纳入接续保留类;

危房改造扶贫, 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 健康扶贫, 光伏发

电扶贫, 小额贷款贴息扶贫等 x 项, 纳入转换退出类。

1、 产业扶贫政策的衔接

产业扶贫政策包括县农业农村局 承担的特色种养业扶贫补

贴项目 、 县扶贫局承担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 、 县商务粮食局承

担的电商扶贫项目 、 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承担的旅游扶贫项目 。

一是取消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项目 。 将每年****万元左右的特

色种养业扶贫补贴资金转换为乡 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 重点用

于发展现代农业、 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

设和深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三个方面, 同时取消县财政每年安

排的****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起草转换

退出 方案) 。 二是取消光伏发电扶贫项目 (由县扶贫局负 责起草

转换退出 方案) 。 三是接续保留电商扶贫项目 (由县商务粮食局

负 责起草转换退出 方案) 。 四是取消旅游扶贫项目 (由县文化旅

游体育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 。

2、 就业扶贫政策衔接

就业扶持政策继续保留并进一步完善。 (由县人社局起草接

续保留方案) 。

3、 生态扶贫政策衔接

对于生态扶贫的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林业生态

补偿、 生态护林员 等政策, 予以保留延续, 提高政策普惠性(由

县自 然资源规划局负责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

4、 智力扶贫政策衔接

保留延续困难学生助学金、 助学贷款等智力扶贫政策, 以

城乡 均等化为目 标, 逐步扩大政策覆盖面(由县教育局负责起草

接续保留方案) 。

5、 社保兜底政策衔接

延续现行贫困群众兜底保障政策, 将其并入乡 村振兴政策

的民生领域, 形成乡 村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政策, 逐步建立城乡

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由县民政局负 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

6、 健康扶贫政策衔接

保留延续基本医保、 大病保险、 医疗救助等政策, 健全统

筹城乡 、 可持续的城乡 居民医保制度, 稳步扩大制度覆盖范围,

防止“悬崖效应” (由县卫健委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

7、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政策衔接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落后, 是城乡 差距最直观的

一个表现, 也是农民反映强烈的一个民生痛点。 为 加快建设美

丽乡 村,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 村振兴要继

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在延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扶

持政策的基础上, 进一步聚焦交通、 水利和人居环境, 对脱贫

攻坚中未完成的建设项目 加力推进、 加快见效, 不能因脱贫摘

帽而擅自 终止或调整;

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要推动提标提档、 互联互通, 让已建

设施发挥最大效用;

加快完善管护机制, 推动以建为主转到建管并重(由县民生

办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

8、 金融扶贫政策衔接

取消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 将其调整到服务乡 村振兴战略

上来, 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乡 村振兴水平(由县金融办负责起草

转换退出方案) 。

9、 社会扶贫政策衔接

借鉴社会扶贫的思路, 保留和拓展相关帮扶协作机制, 充

分调动组织、 科技、 市场、 人才等力量, 进一步汇聚实施乡 村

振兴战略的强大合力(由县工商联负责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

(二) 帮扶队伍衔接

乡 村振兴与 脱贫攻坚相比, 任务更重, 更需要广泛凝聚社

会各方力量, 更需要强化工作队伍和人才支撑。 因此, 乡 村振

兴阶段, 保留县域结对帮扶、 定点帮扶、 社会帮扶等政策制度

和工作机制;

保留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制度, 继续加强党在农村

基层的工作力量。 一是过渡期内帮扶力量不撤, 防止脱贫人口

返贫。 二是构建乡 村振兴帮扶机制。 借鉴脱贫攻坚“县域结对

帮扶、 定点扶贫、 社会扶贫” 的经验做法, 建立乡 村振兴县域

结对帮扶、 定点帮扶、 社会帮扶的工作机制, 动员 全社会力量

参与 乡 村振兴, 凝聚强大合力。 三是派驻乡 村振兴工作队。 继

续选派优秀干部到县乡 挂职任职, 持续向 相对贫困村、 软弱涣

散村、 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和乡 村振兴工作队。 在选

派人员 上, 可以选派退居二线有丰富工作经验且身 体状况较好

的老同志。 在派驻时间上, 以 2—3 年为宜, 对确需更长时间帮

扶的村, 可通过连续派驻解决。

(三) 考核监督机制衔接

借鉴脱贫攻坚的考核监督机制, 完善乡 村振兴实绩考核指

标体系 , 建立健全县乡 村三级书记抓乡 村振兴考核监督机制,

发挥考核“指挥棒” 作用 。 一是做好考核衔接。 过渡期内, 以

考核巩固脱贫成果为主。 20**年后, 将解决相对贫困作为重要

内容, 纳入乡 村振兴考核, 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 。 二是强化考

核结果运用 。 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及我省实施办

法的要求, 将乡 村振兴实绩作为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

考核的重要内容, 作为干部选拔任用 、 评先奖优、 问责追责的

重要参考。 三是加强督查调度。 建立乡 村振兴常态化督查问效

机制, 加强日 常调度, 定期予以通报, 夯实工作责任。 四是建

立容错纠错和关爱激励机制。

(四) 领导体制机制衔接

借鉴脱贫攻坚经验, 全面加强乡 村振兴领导体制机制建设。

将脱贫攻坚建立起来的成熟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延用 到

乡 村振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和县乡 村振兴领导小组无缝对接,

形成“一套人马、 两块牌子” 的工作格局。 一是强化县乡 村三

级书记抓乡 村振兴责任。 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 责人是本

地乡 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要求, 明确具体领导机制, 从研

究部署、 精力投入、 基层调研等方面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 约束

性和可量化的要求, 强化组织保障和动员 能力。 二是加强乡 村

振兴工作部门建设。 配齐配强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力量, 发挥好

乡 村振兴牵头抓总、 统筹协调等职能。 三是建立“一懂两爱”

的“三农” 干部表彰机制。 对于在乡 村振兴中做出 突出 贡献的

“一懂两爱” 干部、 农民和企业家, 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 规划衔接

一是精准对接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与 乡 村振兴战略规划。 二

是统筹推进贫困村与 非贫困村协调发展。 三是加快完善村庄规

划。

三、 重点举措

(一) 加强领导, 强化组织保障

做好脱贫攻坚与 乡 村振兴的无缝对接是一个系 统工程, 必

须坚持党总揽全局 , 成立以县乡 村三级书记主抓, 脱贫攻坚牵

头单位为成员 的“脱贫攻坚与 乡 村振兴衔接领导小组” , 协调

各方,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强化制度性供给, 完善政策性保障。

通过脱贫攻坚与 乡 村振兴衔接, 推动人才、 土地、 资本等要素

向 乡 村振兴聚集, 形成全县上下、 社会各方, 推动乡 村振兴的

强大合力。

(二) 深入调研, 实现无缝对接

九大工程的牵头单位要深入开展调研, 分析“十三五” 期

间的部门 投入、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对口 上联, 确定政策调

整的方向 、 内容、 操作要点等。 部门 “子方案” 要在干部群众

中 反复讨论, 反复征求意见, 对口 把关, 争取不“打补丁” 或

少“打补丁” 。

(三) 创新思维, 探索振兴之路

——在产业发展上

积极构建以一产为主导,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x” 模式;

以二产加工为主导, 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x” 模式;

以三产加工为主导, 一二产业融合发展的“**x” 模式。

——在生态宜居上

提升基础设施, 美化村景, 亮化夜景, 塑造现代化乡 村之

“形” ;

深入挖掘乡 村特色历史文化, 结合农业节庆乡 村庙会、 乡

村艺演, 促进传统文化、 农耕文化、 乡 村文化的传承、 发展、

保护, 塑造现代化乡 村之“神” ;

以“最原味” 的生活, “最闲适” 的体验, “最绿色” 的

人居, “最人性” 的治理, 塑造现代化乡 村之“魂” 。

——在治理模式上

探索建立“自 治、 法治、 德治融合+村务监督” 治理模式;

探索建立以政府购买服务, 引 导市场主体参与 的治理模式,

助推乡 村治理。

——在融资渠道上

依托银行贷款, 探索建立“银行+政府+担保机构” 、 “银

行+政府+保险” 、 “银行+政府” 、 “银行+企业” 、 “两权抵

押” 的乡 村振兴投资模式;

依托小额信贷, 探索建立“只 贷不存, 活化民间金融资本”

的投资模式;

依托互联网金融。 探索建立“电商平台+金融” 、 “大型农

业服务商+金融” 、 “信用贷款+p2p 网贷” 互联网金融模式;

依托融资租赁, 探索建立“先租后买” 的投资模式;

依托众筹, 将城市投资人在技术、 理念、 需求等方面的优

势, 有效融入到乡 村振兴。

【篇三】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汇报

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 到猪场乡 水箐村督导巩固脱贫攻

坚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猪场乡 水箐村位于纳雍县西部, 距离距县城 63 公里。 全村

国土面积 9. 6 平方公里, 其中 耕地面积 3581 亩, 退耕还林

2273 亩, 辖 8 个村民组, 总人口 487 户 2387 人。 属贫困村,

2019 出列村, 有建档立卡脱贫户 209 户 988 人, 边缘易致贫户

3 户 16 人, 脱贫易致贫户 2 户 9 人, 该两类人员 已全部解除致

贫、 返贫风险。

水箐村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 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持“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 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

政策方针, 结合**村实际情况,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以城镇化

助推产业升级, 全面推进农村“三治” 建设, 加快完善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着力打造实现和谐美丽新村。

二、 主要做法

猪场乡 水箐村根据猪场乡 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安排, 始终坚

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同规划同实施,

全面加强动态走访排查监测帮扶, 切实落实“四个不摘” 要求,

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 动态巩固情况, 定期核查,

发现问 题立即 整改, 实现问 题动态清零。 通过落实“不摘政

策” “不摘帮扶” “不摘责任” “不摘监管” 实现了 水箐村脱

贫对象无返贫风险, 重点关注对象消除致贫风险, 以此为 基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9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汇报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7436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