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审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会议部署和市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要求,坚持以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深化与纪检监察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着力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经济社会稳步前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扣中心工作,持续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科学统筹审计资源,创新审计方法,拓展审计思路,多措并举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效。一是立足项目谋划,科学统筹审计资源。牢固树立审计“一盘棋”理念,打破处室界限,从专业结构、工作经验、擅长领域等角度,合理调配审计力量,实现审计资源效益最大化;积极探索融合式审计组织方式,科学测算各项目工作量,优化审计组设置,实现项目统筹、数据互通、成果共享,促进工作效能最大化。二是立足审计定位,积极转变审计思路。围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定位和要求,努力摆脱固有的财务审计思维,积极关注审计对象“政策执行权、重大决策权、经济管理权、资金使用权”,以“权责”为核心,以“决策拍板”为主线,运用“三个清单”式审计方法,注重从政治、政策角度分析研究和揭示问题,坚持“审事评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三是立足审计整改,做好审改融合共促。坚持“边审边改、审改结合”的工作思路,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及时沟通反馈,能够“立行立改”的,即审即改;需要“分阶段整改”和“持续整改”的,精准提出建议,推动构建“审计—整改—规范—提高”的工作闭环,及时将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截至目前,已完成审计项目X个,尚有X个项目正在实施中。
(二)盯紧财政资金,全面提升成本绩效审计监督效能。
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围绕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对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和一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审计,有力提升财政资金绩效X%以上。一是突出重点,项目融合扩面。制定本年度财政审计总体工作方案,按融合式审计方式,依法对政府债务管理、“三保”支出保障、“过紧日子”要求落实等情况以及排危救灾资金等重点民生资金开展审计,抽审资金X亿,发现违规挪用资金等共性和个性问题X个。二是创新手段,数字赋能提质。打通数据审计工作运行全链条,建立以财政信息为主,社保、住建、民政、农业等多部门业务数据协同的项目数据库,对财政收入管理、国库集中支付、部门指标执行和决算编报等方面开展关联分析,快速精准锁定疑点X个。三是强化运用,督促整改增效。划定“立行立改、分段整改和持续整改”三个整改类型,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双清单”和跟踪督查、现场抽查“双查”工作机制,督促被审计单位即知即改、应改尽改。开展审计整改“起底清零”“回头看”等专项行动,结合日常检查、问询督导、函询督办、证明核查、约谈问责等方式抓落实。完成立行立改问题X个,及时拨付民生资金X元。
(三)站稳人民立场,抓好兜牢民生底线审计监督。
坚持以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指引,从三个方面持续加大民生领域审计监督力度,守护民生福祉。一是科学谋划民生审计立项。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医保、养老、民生实事落实、殡葬服务等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找准项目计划制定的着力点和切入点,科学开展审计项目计划立项研究,提前谋划民生审计项目,确保项目立项服务大局、符合实际、贴近需求。二是真抓实干彰显审计担当。做实研究型审计,立足服务民生审计的实践要求,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切入点,结合预算执行审计和医疗领域腐败问题整治工作,以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为导向、以资金为主线,提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审计角度提出对策建议,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整改落实推动审计成效。增强民生审计整改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当好政策落实“监督员”、织密民生福祉保障网,将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一体推进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审计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坚持以审促改、以审促建,对民生审计揭示的问题和审计建议,分类形成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压紧压实整改责任,确保各项民生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各类民生项目和资金惠及群众,推动民生审计成果权威高效运用。今年以来,民生领域审计发现的X个问题中,已完成整改X个,整改率达到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