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成就工作总结.
2.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成就工作总结
3.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成就工作总结
4.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成就工作总结.
xxxx年元旦,xx专区各族群众在xx立碑盟誓,立下“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铮铮誓言。xx多年来,xx各族儿女在誓词碑精神感召下,始终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一心、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xx特点的民族工作路子,谱写了xx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崭新篇章,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二十大地,开花结果、枝繁叶茂。
一、xx各族人民始终是党的深情牵挂
xx,作为边疆多民族省份,是祖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
长期以来,xx各族人民始终是党的深情牵挂。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xx省委坚持“团结第一、工作第二”方针,派出访问团、工作队到民族地区“做好事、交朋友”,实施“和平协商土改”“直接过渡”等政策,引导xx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的xx余年,党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采取“一山一策、一族一策、一族多策”等特殊举措,着力缩小xx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极大地改善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xx民族工作,始终心系xx各族群众——
xxxx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亲切会见xx族群众代表;要求xx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xxxx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给xx江乡群众回信,祝贺xx族整族脱贫,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
xxxx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要求xx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好中国梦的xx篇章。
xxxx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给xx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大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两次赴xx考察调研,多次给xx干部群众回信,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xx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擘画蓝图、指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深入xx民族地区考察调研,深邃思考新形势下xx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深切关怀xx民族地区和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入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在“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原则下,国家政策、资源、资金等不断向xx民族地区倾斜,上海、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纷纷与xx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协作帮扶,各级人大、政协组织聚焦xx民族工作和脱贫攻坚开展立法、调研、视察等履职工作,各级各界齐心协力助推新时代xx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手足情深、共建家园,今天的二十大地,处处呈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美好局面,xx多年前民族团结誓词碑上“平等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景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二、xx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
“在xx,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
多年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一手抓民族团结巩固,一手抓民族地区发展,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掉队。
做好党的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党的领导是维护好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根本保证。我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成立由省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高位统筹推动,着力构建示范区建设政策支撑的“四梁八柱”,推动示范区建设和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一体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落实。
我省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实施全域创建行动,持续推进五级联创,建立类型多样的创建联盟。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创建xxx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二位,涌现出洱源县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xx市“宾弄赛嗨”团结互助机制、腾冲市司莫拉村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
做好党的民族工作,要坚决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
xxxx年底,xx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全省xxx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xx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全面小康,第二次实现了“一步跨千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省实行“一个民族一个帮扶计划”,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积极推进xx对口帮扶,协调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帮扶“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解决困扰xx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省各族群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
做好党的民族工作,要为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持续奋斗——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牢记嘱托,我省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推动政策、项目、资金向边疆民族地区倾斜,补齐发展短板、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xxxx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xxx.xx亿元、人均生产总值xxxxx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x元,分别是xxxx年的x.xx倍、x.xx倍和x.xx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深入实施兴边富民、乡村振兴“百千万”、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等工程,全面建成xxx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全省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各民族群众民生福祉大幅提升。
三、xx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
xx节今年以来,民族风情浓郁的xx频频火爆出圈,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各族群众狂欢的海洋,也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聚会。
七彩xx,最绚丽的一“彩”是亲如一家的各族人民、是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
近年来,我省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作为新时代xx各项工作的主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为推动xx各族群众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创新打造“枝繁干壮”工程,持续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持续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和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并连续x年纳入省政府“十件惠民实事”,率先出台繁荣发展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指导文件,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创新实施“石榴红”工程,“有一种叫xx的生活”文旅品牌成为旅游促“三交”的重要引擎,在全国率先启动体育促“三交”工作,在易地搬迁中积极构建互嵌式社区,各族群众互嵌融居格局不断深化。
我省积极举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多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等文体活动,各族群众进一步增加了解、增进情感、增强认同。
如今,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中,xx各族群众共居一个村寨、共读一所学校、共组一个家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花”。
同心奔赴美好前程
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成就工作总结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xx载波澜壮阔,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民族正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奔赴美好未来。
一、石榴花开结出团结硕果
“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走进xx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园,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静静矗立。xxxx年元旦,xx专区多位民族代表立誓后碑上签名。岁月流转,斑驳的字迹,见证各民族团结一心的光荣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发放救济粮和生产工具,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渡过难关,各族人民翻身解放,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捍卫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改革开放后,对口支援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走出各民族互助之路。
xx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应对挑战中破浪前行,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中华大地绽放出愈发绚烂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亲如一家,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xx社区广场上,身穿不同民族服饰的居民表演融合了多民族元素的歌舞。这个社区曾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称号,xx个民族的居民生活其乐融融。
xxxx年以来,国家民委已累计命名xxxx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精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增进共同性的方向,以“互嵌”为导向,民族团结进步的阵地逐步拓展到企业、乡村、机关、社区、学校等基层一线,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佳话不胜枚举。
水乳交融,互嵌式社会结构日益形成——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4篇)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成就工作总结材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7015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