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推动村庄的乡村振兴又好又快发展,XX村广泛收集了村民们的建议和意见。现将收集到的建议和意见汇总如下:
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道路交通
村民普遍反映,村里的道路状况有待改善。目前,部分道路狭窄,仅能容一辆车通过,遇到会车情况十分不便。尤其是在农忙时节,大型农机具进出困难,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此外,一些道路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据统计,村里有 70%的道路宽度不足 3 米,而农忙时节需要进出村庄的大型农机具宽度普遍在 2.5 米以上,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农机具进出困难。在过去的一年中,因为道路狭窄和破损导致的农机具损坏事件就有 5 起,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 2 万元。
建议:加大对村庄道路建设的投入,拓宽狭窄道路,修复破损路面。可以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一些田间道路,方便农机具的通行。同时,加强道路的日常维护管理,确保道路畅通。据统计,村里有 80%的村民认为道路问题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基础设施问题之一。
2.水利设施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村民生活的重要保障。目前,村里的水利设施还存在一些不足。部分灌溉渠道老化、堵塞,导致灌溉效率低下。在干旱季节,水源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经调查,村里现有的灌溉渠道中,有40%的渠道使用年限超过了20年,老化严重。在去年的干旱季节,由于水源不足,村里的农作物减产了 30%,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 50 万元。
建议:对灌溉渠道进行全面清理和修复,确保渠道畅通。加大对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修建蓄水池、水坝等,提高水源的储备能力。可以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村民提到:“水利兴,则农业兴。我们要重视水利设施建设,让庄稼喝饱水,才能有好收成。”
3.电力供应
农村家电使用率逐年提高的提,村民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村里的电力供应在高峰期有时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据统计,在用电高峰期,村里的电压波动幅度达到了10%,有30%的村民反映家里的电器会因为电压不稳定而出现故障。在过去的一年中,因为电力问题导致的生产损失达到了10 万元。
建议:加强电力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可以对老旧的电线进行更换,增加变压器的容量,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具统计,过去一年中,村里因电力问题导致的生产损失达到了 XX 万元。
二、农业发展
1.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村里的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抗风险能力差。经调查,村里有90%的农户种植的是传统农作物,而特色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仅占总种植面积的5%。在过去的三年中,由于市场价格波动,传统农作物的收入下降了20%,而特色农作物的收入却增长了30%。
建议: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例如,种植一些特色水果、蔬菜,发展养殖业,开展农家乐等。有村民说:“我们不能总是走老路,要敢于尝试新的发展模式,才能让我们的口袋鼓起来。”
2.农业技术培训
许多村民表示,缺乏农业技术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农业技术培训,提高自己的种植和养殖水平。据统计,村里有70%的村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农业技术培训,而在接受过培训的村民中,有80%的人认为培训对他们的生产有很大的帮助。
建议: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活动,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来村里授课。可以通过现场示范、讲座、发放资料等形式,向村民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同时,建立农业技术服务站,为村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据了解,村里有85%的村民表示愿意参加农业技术培训。
3.农产品销售渠道
农产品销售难是村民们普遍面临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很多农产品只能低价出售,甚至出现滞销的情况。经调查,村里有60%的农产品是通过传统的农贸市场销售的,而通过电商平台等新型销售渠道销售的农产品仅占10%。在过去的一年中,因为销售渠道不畅,村里的农产品滞销率达到了20%,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30万元。
建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与超市、企业合作等方式,将村里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有村民感慨道:“我们的农产品质量很好,就是缺少销售渠道。如果能把销售渠道打开,我们的收入肯定能增加不少。”
三、环境卫生
1.垃圾处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024年XX村民对村庄发展的建议和意见汇总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453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