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王永中(2024年8月21日)
一、全球政治与经济形势简析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在贸易、技术、外交等领域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不是你输我赢、你死我活,而应当是你追我赶、共同进步。但是,美国利用超强的市场地位,以及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在亚太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围堵,在全球科技和关键矿产等领域与中国“脱钩”。美国构造了所谓的“小院高墙”,旨在遏制中国的高科技项目,打压中国的科技进步,破坏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科技研发领域的国际合作。“小院”指的是直接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的特定技术和研究领域,而“高墙”则代表着围绕这些领域划定的策略边界。“小院高墙”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医学等技术。
可以看出,美国的对华战略,是在其具有优势的领域与我国进行断供脱钩;在中国具有优势领域,像光伏产业、锂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采取联合盟友增加本土化产能,进而逐步降低对中国的依赖。
再来看欧洲。近年来,欧洲强调战略自主,意图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以及摆脱对中国的资源和产品依赖。但是,欧洲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可以说,中欧关系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与中美关系存在本质区别。
从世界经济的整体环境看,受之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需求端经历了断崖式下降,而由于需求的下降,运输业与供应链的运转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虽然在后疫情时代,世界各国在需求上都在逐步恢复,但是在供给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产能的下降,导致商品短缺,进而出现了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上升的情况。大宗商品(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逐步传导至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使得全球通货膨胀明显上升。
为抑制通货膨胀率,美联储连续加息,导致美国和全球经济大幅放缓、美元汇率大幅升值。美联储连续加息还加大了美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债务不匹配风险(资产市值因利率上升而下降,债务负担上升),导致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等银行破产。
202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4
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该报告还指出,全球经济仍保持韧性,但增长并不均
衡, 前方挑战重重。 对于中国, 该报告预测, 2024年, 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为4.6%,与之前预测保持不变。
2024年7月3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美联储同时表示,如果抗击通货膨胀继续取得想要的进展,美联储可能会在2024年9月的会议上宣布降息。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贸易的弹性比跨境投资的弹性大,受影响相对较小。贸易的弹性主要体现在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上。贸易作为一种买卖或交易行为的总称,其形式多样,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相比之下,跨境投资虽然也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涉及的资金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受到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弹性相对较低。
二、中国的经济基础与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因为中国人口数量巨大,我们的人均GDP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直到2021年,我国人均GDP才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
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十余年保持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
另外,我国拥有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涵盖了从基础原材料到高端制
造业的广泛领域。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
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2024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数据。数据显示,全球货物出口3年来首次下降。2023年,全球出口总额23.8万亿美元,下降4.6%,继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增长后再次下降。在此背景下,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14.2%,连续7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国保持了国际市场份额的总体稳定,显示出较强的发展韧性。
从全球工业链地位的角度看,我们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加工制造环节。具体来讲,我们主要从欧盟,日本、韩国进口中间产品,然后在国内进行加工,最终将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当然,现在我们除了以上的传统流程外,在对外贸易环节还有一些新变化。比如,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国家建立工
厂,从国内进口中间产品,在当地进行组装,然后再向欧美市场出口商品。这
样可以规避欧美在贸易中对我国商品的不公平制裁。
从新兴产业角度来看,像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工业4.0领域;光伏太阳能、生物燃料、风能等绿色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基因编辑、纳米技术等前沿领域,无论从论文的发表量和专利量来讲,我国与美国基本平分秋色。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成为大国博弈竞争的焦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
当前,我们在新能源产业中游的加工环节占有一定优势,像稀土冶炼分离
技术。
半导体领域是中美竞争的核心之一。从美国的情况来看,2000年左右,它的半导体行业符合“微笑曲线”,也就是半导体行业的利润率很低,但是到了2020年以后,美国半导体行业形成了一个倒U型的曲线,这说明他们的中间制造环节的利润高于了上游原材料行业和下游应用环节的利润。我国的半导体行业非常契合“微笑曲线”,从2009年到2020年,没有明显变化,半导体行业一直是处于价值链的底部。可以说,在当下,半导体产业是美国占据一定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全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6291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