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教育:“新疆棉花”不容乱“谈”

2024-08-17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近日,H&M的一则声明引爆国怒,它在文章中写道:“H&M集团对来自民间社会组织和媒体报道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强迫劳动深表关注,同时表示不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和原料”声明一出耐克、优衣库等服装品牌也相继附和。一时间新疆棉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那这件事情是真是假?是一场商业闹剧?还是一场经济打压?它背后又有怎么深层含义?下面我们就聊一聊“新疆棉花”这个话题。

一、事实本质不容置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西方敌对势力妄图通过编造谣言,混淆视听,在舆论上给中国制造麻烦,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徒劳。

(一)强迫劳动无稽之谈

为什么西方人不选哈密瓜也不选新疆烤馕,偏偏要从棉花这个角度来搞事情。有这样一个论断“人类想象不出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人类也无法编造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事物。”西方在纺织业和棉花上本就是有原罪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和黑奴血汗棉花就是最好的证明。而这次他们打着人权的幌子来找茬,可以说选错了对象。新疆除去定苗、除草、打顶需要人工,棉花采摘早在2008年就逐渐被棉机取代,现在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95%以上,并且我们可以算一笔账:按照当前物价、人力和产量计算,人工采摘2.5/元kg,机采0.7元/kg,籽棉收购价6元左右,亩产400公斤左右,用人工采收棉花三分之一的收入就没了,并且有在车上吹着空调干着活的选择,谁还费时费力的人工采摘,H&M所说的强迫劳动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正如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所说的那样“强迫少数民族劳动这个指责本身是不存在的,一些企业居然就相信了,他自己怎么做是他自己的判断,但是中国的老百姓绝对不允许外国人吃着中国的饭,还砸中国的碗。”

(二)棉花地位举足轻重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在2020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而新疆棉花产量更是高达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比重为87.3%。新疆的棉花是长绒棉,属于世界顶级,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常年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国内需要,中国每年还需要进口200万吨左右的棉花。并且经过国家多年的布局,曾经兴旺的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已经完成了转型,新疆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最主要产区。而棉花产业,也成了新疆农村经济的支柱和特色优势产业。尤其在南疆,有90%以上的县都种植棉花,面积占到了当地农业面积的60%。南疆的少数民族农民,不论是自己本身就是棉农的,还是丰收季节去帮忙的,棉花占他们收入的30%到50%。2019年的数据显示,新疆一半以上的农民,也就是700万人,都是从事棉花生产的,这里面,少数民族占了70%。所以棉花已经不再是一种作物,而是牵连着将近500万少数民族农民的生活和生计。而棉花的稳定,对边疆稳定的意义,那就不言而喻了。

(三)H&M事件暗藏玄机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教育:“新疆棉花”不容乱“谈”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876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