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24年上半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巩固脱贫成果。一是抓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早干预。今年以来全县新识别监测对象5户16人,消除风险2户9人,化解风险13户47人,“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有隐患的31户87人全部落实了帮扶措施。二是全面摸排重点人群。对所有农户逐户信息比对、查缺补漏,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信息台账,做到应纳尽纳。目前全县共摸排确定监测对象520户1559人,其中致贫风险人口410户1139人,边缘易致贫人口110户410人。三是开展集中排查工作,针对已脱贫户中享受政策稳定增收难、突发严重困难家庭等情况,分层分类开展集中排查,为精准实施帮扶提供依据。四是全面落实帮扶措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照“3+1”保障补齐短板弱项,同时对有意愿的监测户发放小额信贷,助力其发展产业持续增收。对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好民生保障政策。目前,通过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已消除风险户20户64人,对13户47人落实了常态化预警监测,有效防范了返贫致贫风险。
(二)乡村示范建设。一是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今年我县将X等8个村纳入县级国土空间村庄规划编制范围,涉及4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规划图集初步形成。二是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2024年计划建设“四好农村路”100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约68万元。三是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组织各村全面开展清理杂物、乱堆乱放、残垣断壁、空闲土地、“三线两围”范围内垃圾池等问题,累计清理各类垃圾2万多吨。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改建卫生厕所289座。已完成改厕任务100座。四是全力抓好生态保护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工作要求,加大对辖区内河湖水域的巡查监管力度,扎实开展河道“五清”专项行动。五是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围绕省、市评选标准,坚持典型引领、突出亮点,以行政村为单位申报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6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六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民主理财小组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所有村级经费进行月收支公开公示,严格执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确保村级公共资金规范运行、阳光使用。
(三)农村改革工作。一是稳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工作。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今年新增XX合作社、XX合作社等X个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不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截止目前,全县共有X个村级集体经济收益XXX万元,X个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50万元以上;二是持续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完成确权登记颁证XXXX亩;搭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完成交易平台注册设码;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成X宗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和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三是做好2024年度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今年我县承担了2024年度农村综合改革省级试点项目X个、市级试点项目X个;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XXXX亩;持续深化公益岗管理机制改革等工作。
(四)项目建设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四清四整四拆”专项整治工作。对全县范围内违法用地、违规建设、占地耕种、无功能建筑、“空心院”等四大类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梳理;二是做好省市县重点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今年我县有24个项目被列为省市县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XXXX.XX亿元,年度计划投资XXXX.XX亿元;三是加强项目实施监督管理。建立重点项目台账和项目清单,制定月进度计划表,按月督查项目进展情况;严格项目入库审批程序,督促项目业主尽快完善相关资料,做好项目入库工作;加强项目竣工验收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对完工项目进行审计验收,确保项目质量达标;积极对接发改、财政部门,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
(五)主要做法和经验成效
一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和生动实践。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选拔干部人才,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历练,培养锻炼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
二是抓特色产业促振兴。立足本地实际和资源禀赋,着力打造“红薯之都”和“花生大县”产业品牌。目前全县共有红薯种植面积XXXX亩,年产量XXXX万吨;花生种植面积XXXX亩,年产量XXXX万吨。依托产业扶持政策和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品质、打造品牌,推动产业链延伸增值,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三是抓人居环境促振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聚力用劲发力,下大力气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重点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卫生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等内容加快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