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9日)
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激发服务消费潜能
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表示,党中央、国务院把今年确定为“消费促进年”,服务消费是民生福祉改善提升的重要支撑,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消费,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服务消费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意见》围绕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增强服务消费动能、优化服务消费环境、强化政策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了20项重点任务,支持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意见》指出,要通过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加强品牌培育、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增强服务消费动能,要加强服务消费监管、引导诚信合规经营、完善服务消费标准,优化服务消费环境,突出绿色、数字、健康消费,加快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同时,《意见》还提出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夯实人才队伍支撑、提升统计监测水平等保障性措施。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发挥促进服务消费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制定细化具体落实举措,不断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激发服务消费潜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唐文弘称,出台《意见》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这个文件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突出顶层设计。《意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着力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为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和支撑。
第二是聚焦民生福祉。《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教育体育、居住服务、健康服务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提出务实举措。比如说,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指导制定家政服务公约,推行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增开银发旅游专列,对车厢进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丰富旅游线路和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物业企业与养老、托育、餐饮、家政等企业开展合作,发展“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逐步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政策等。
第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和群众关心的服务质量问题,《意见》提出,开展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探索开展优质服务承诺活动;支持服务业企业加强品牌培育、运营和保护;加强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定期发布监测评价结果。针对消费环境不优问题,《意见》提出,强化跨部门联合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广告、网络欺诈、信息泄露等行为;鼓励社区、商场、景点、平台企业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促进消费纠纷源头解决;加强对相关经营主体登记备案、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的归集、公示。再就是针对服务人才短缺痛点,《意见》强调,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服务行业紧缺人才;做好服务业新职业和职业标准开发工作;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扩大人才供给。
唐文弘:多层次招商机制,吸引更多服务消费新领域新赛道的外商投资
《意见》提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持续深化电信、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开放。下一步将如何推进?
唐文弘表示,《意见》提出扩大服务业开放,实际上也是基于问题导向,针对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还有群众关心的服务质量问题,希望能够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扩大服务消费规模。国际一流服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也能够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选择市场需求大、有效供给不足的领域,分步、分类、分区域扩大开放,以开放优化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稳步扩大领域开放,包括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动扩大服务消费相关领域的条目,还有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跨境服务贸易的开放水平。另一方面是提升开放平台的效能,要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还要求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这都是我们做好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载体。还要办好进博会、服贸会这些重大展会,促进更多服务业新业态落地。此外,我们还要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举办一系列精品活动,促进招商对接和项目撮合,健全常态化、多层次招商机制,吸引更多服务消费新领域新赛道的外商投资。
唐文弘:构建“1+N”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围绕消费扩容升级,商务部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促进服务消费的发展?
唐文弘表示,服务消费实际上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直接关系到亿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比如说,像养老,刚才有同志讲到,到去年年底,我国有2.97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很多家庭,一个养老、一个育幼,刚才发改委的同志也提到了“一老一小”,已经成为刚需。我们文旅部的同志讲到旅游消费,对生活品质提高、精神愉悦,都是非常有积极作用的。再有刚才讲到的餐饮服务,对增强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也非常重要。而服务消费本身就是涉及领域广,部门又多,发展服务消费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发挥部门、地方的合力,营造部门协同、央地共促的工作局面。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是加强统筹协调。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已经建立了促进服务消费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今年7月中旬已经召开了第一次机制全体会议。我们还将持续发挥机制作用,协调推进服务消费发展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研究解决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难点堵点,共同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其次是构建“1+N”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实际上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是一体的。“1”就是刚才都反复讲的国务院发布的这个《意见》,《意见》明确了促进服务消费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支持举措,它将统领今后一个时期服务消费发展。“N”就是由相关部门围绕重点行业领域,从扩大开放、行业促进、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环境优化等方面研究出台若干个切实管用的具体政策措施,全方位促进服务消费。
再就是优化服务供给。发展服务消费,提升供给质量是关键。我们将抓好开放,推动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提升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提供更多高品质、差异化供给。讲到差异化,各地要发挥好各自的优势,提供更多差异化服务供给。要抓好品质,不断改善服务消费体验,撬动市场资源和社会力量,鼓励发展多元化、多层级的服务消费体系;抓好创新,深耕细分市场,促进跨界融合、多业态融合、多场景交融,通过创新为传统服务消费赋能,更好发挥服务消费“惠民”“富民”的作用。
最后是搭建平台载体。我们将发挥部门合力,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积极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结合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围绕餐饮住宿、文旅娱乐、健康养老、教育体育、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举办服务消费季系列促进消费活动,形成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政策和平台双轮驱动的促进服务消费发展格局。
常铁威: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中央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服务消费较快增长阶段,服务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增量来源。请问,国家发展改革委为促进养老、育幼、文旅、家政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发展做了哪些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负责人常铁威表示:为扩大养老托育、文旅体育、家政服务等重点领域服务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职能,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第一个方面,聚焦堵点痛点,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牵头编制并报请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综合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资金渠道,支持养老托育服务体系设施建设。
第二个方面,是补短板强弱项,支持文旅体育设施设备提质升级。组织实施了“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项目,补齐通景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充电设施等重点基础设施短板;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工作当中,牵头出台《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实施观光游览设施更新提升等八大行动,将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范围。加强体育公园和社会足球场地建设,改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798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