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年来,X县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响应群众关切,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抓手。为全面梳理和总结我县在整治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方面的工作成效与经验,特制定本报告。本报告将从问题排查、原因分析、主要措施、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问题排查与原因分析
2.1问题排查概况
自启动整治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专项行动以来,X县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广泛收集民意。
2.2原因分析
历史遗留问题多:部分问题如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污染等,属于长期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日益凸显,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及时跟上。
监管机制不健全:在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领域,监管体系存在漏洞,执法力度不够,导致问题频发。
服务意识不强:部分干部服务意识淡薄,对群众诉求重视不够,处理问题不及时、不彻底。
三、主要措施
3.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X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整治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多个专项工作组,分别负责环境污染、住房保障、教育医疗、交通出行、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领域的整治工作。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2制定详细方案,分类施策针对排查出的问题,X县制定了详细的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分类施策,采取针对性措施。如环境污染问题,实施“一河一策”、“一企一策”,加强源头治理和生态修复;住房保障问题,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建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教育医疗问题,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等。
3.3加强监管执法,严惩违法行为
X县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强化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效震慑。同时,加强与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提升服务意识,畅通诉求渠道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县关于整治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工作情况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509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