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建立编制“存量池”引得“源头活水”来

2024-07-23 08:03:52 33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经验材料:建立编制存量池引得源头活水

××县深入贯彻落实“机构和编制两个只减不增”“建立编制统筹调配和动态调整机制”等要求,针对编制基数小、“空编不用”和“无编可用”并存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按照“总量不突破、层级不跨越、种类不变化”的工作原则,率先探索实施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唤醒沉睡闲置的编制资源,建立空编集中统一管理、动态调配、循环使用机制,走出了一条编制统筹挖潜、动态调整新路子,有力提升了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一、推行“三步走”,建好“池”

聚焦编制资源集约高效使用,以挖潜存量编制资源为突破口,在编制总量限额内打造再生编制资源空间。

(一)实行统一管理。通过“三定”将编制基数刚性分配到各部门各单位,容易形成“编制归部门所有”的错误观念,××县始终坚持编制是“执政资源”的政治属性,采取不改变单位编制基数、“所有权”的办法,严格实行编制统一管理,打破编制“部门所有”的固化思维,统筹用好编制资源,严控单位编制总量,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

(二)蓄积闲置编制。推行编制“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突破“使用权”固化藩篱,将部门单位现有空编蓄积起来,由县委编委集中统筹管理使用。同时,各单位因人员退休、调离、辞职出现的空编,第一时间聚合,增加统筹调剂的空间,既保证编制总量不超基数、在编人数不超编制数,又掌握一定量的“待分配周转编制”。

(三)建立周转机制。从改变资源固化的传统编制管理模式入手,将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精简收回的编制以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省下的编制,与各部门单位的空编一并整合,建立“存量池”,形成高效循环流动的“源头活水”。通过聚合集中所有分散闲置编制存量资源,实行存量整合、分类管理、动态调整、统筹使用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实现编制使用效益最大化。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经验材料:建立编制“存量池”引得“源头活水”来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395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