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测每日5题(2024年7月17日)
1.(言语)当代青年,尤其是“Z世代”青年,存在明显的圈层化特征。某些社会思潮在传播过程中,主动深入这些文化圈层,与青年网络社交方式和娱乐方式相结合,______青年心理和话语体系,从而对青年群体产生吸引力、影响力甚至动员力。这些社会思潮扩大并利用部分青年潜在的亚健康心理,抓取青年的群体情绪,______青年的心理防线,以达到分化青年心理、______青年行为的目的。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顺应击溃煽动
B.满足攻破控制
C.迎合瓦解激化
D.逢迎跨越离间
答案:C
解析:
第一空,搭配“心理和话语体系”,且根据后文“亚健康心理”可知,文段语境偏消极。C项“迎合”指故意使自己的言语或举动适合别人的心意,D项“逢迎”指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均与“心理和话语体系”搭配恰当,且感情色彩偏消极,保留。A项“顺应”指顺着某种趋势去适应,一般用于中性偏褒义的语境中,B项“满足”指对某一事物感到已经足够,可搭配“心理”,但与“话语体系”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由“亚健康心理,分化青年心理”可知,横线处强调要让青年的心理防线崩溃。C项“瓦解”指使对方的力量崩溃或分裂,符合文意,保留。D项“跨越”指越过地区或时期的界限,文段并未体现越过青年的心理防线之意,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搭配“行为”,C项“激化”指向激烈尖锐的方面发展,与“行为”搭配恰当,当选。
2.(言语)互联网看上去和真实生活有距离,但早已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______,让“社会性死亡”拉的更近了。滋长的谣言和信息泄漏的风险,可以形成声势浩大的讨伐,让现实中的个体______。在网络迅猛发展中,信息传播的伦理和规范,需要接受新的审视和建构。网络的力量如果不加节制,就要小心被______。谣言和有害信息,消耗着社会成本,也屡屡侵犯着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畅通无阻插翅难飞挟制
B.肆虐横行在劫难逃侵害
C.无远弗届无处遁形反噬
D.无所不在众矢之的损伤答案:C
解析:
第一空,根据“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拉的更近”可知,互联网涉及范围广、与人们生活相近。C项“无远弗届”指不管多远之处,没有达不到的,D项“无所不在”指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畅通无阻”指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强调无阻碍,B项“肆虐横行”指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置于此处程度过重,排除。
第二空,根据“滋长的谣言和信息泄漏的风险,可以形成声势浩大的讨伐”可知,在网络讨伐面前个体无处可躲。C项“无处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身影,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符合文意,保留。D项“众矢之的”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正确用法为“成为众矢之的”,置于此处用法不当,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