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4-07-19 10:20:36 33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基层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层养老服务业作为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当前基层养老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基层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基层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基层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养老服务设施配置不足

1.1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移交不畅

新建住宅小区在规划时虽然普遍按照相关要求配建了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及设施,但移交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产权不明确,导致移交难进行。部分小区在规划建设阶段未对设施所有权予以明确,造成所有权在政府、开发商、户主三方之间产生纠纷,影响移交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部门衔接欠佳,移交工作难推进。小区养老服务设施涉及自然资源、住建、民政、街道等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但各部门之间对政策把握、职责界定模糊不清,难以形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四个同步”模式,导致项目完工后移交困难,甚至部分养老服务设施因长期未移交而被物业、他人占用。

1.2既有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不足

既有小区人口密度大,商业完善,房屋需求旺盛,按照每百户不少于15平方米的标准统筹配置用房房源不易获取。同时,既有小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设施设计不合理,达不到现有执行标准,适用性较差,且硬件设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身体及精神需求。

2.养老机构服务能力不强

2.1筛选机制不完善

部分养老机构在准入时缺乏严格的筛选机制,导致一些服务质量不高的机构进入市场,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和老年人的养老体验。

2.2机构能力不足,服务内容单一

部分基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缺乏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仅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缺乏精神关爱、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多元化服务内容。这些机构无法提供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全面的养老需求。

3.养老观念尚未转变受到传统文化影响,许多农村子女认为自己的父母在年老之后需要由自己来供养照料,同时很多老人也是同样的想法,不愿意到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养老,也不愿接受志愿者的帮助。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4.养老服务业整体发展缺乏长远规划

部分地区养老服务业起步晚,还处于摸索阶段,整体发展上缺乏长远规划。同时,政策缺乏灵活性,未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缺乏有效的政府投入资金的绩效考量机制。

5.基层养老服务设施闲置率高

虽然一些地区已经建成了大量的养老服务设施,但入住率普遍较低。以某区为例,已建成的养老机构床位数量充足,但入住率仅为34%,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6.养老服务行业整体水平低

现有养老服务人员存在“三大两低”特点,即年龄结构偏大、劳动强度大、流动性大,待遇低、业务能力低。养老护理员大多是40岁以上女性,缺乏系统、专业的护理知识,大多只经过短期培训即上岗,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7.养老服务产业宣传扶持力度小

政府对养老产业政策、养老服务机构等各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广大群众还处于“子女养老”的家族传统养老模式,未形成选择机构养老或社区生活照料的自觉意识。这导致养老服务市场需求不足,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层养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346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