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逻辑,奋力开创中华文明新辉煌

2024-06-16 07:03:52 669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专题党课: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逻辑,奋力开创中华文明新辉煌

文化兴盛支撑国家强盛。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围绕我国文化建设重大问题形成的一系列内涵丰富、论述深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理论总结。

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总书记直接参与和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萌发、孕育、成熟,在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用、检验、升华,是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问题的直面回应与科学解答。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既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晶,更是中国共产党直面国家文化自信、文化安全所面临的困境与威胁,回应推动文化繁荣的时代诉求而创立和不断完善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来源于实践,并在对实践之问的回答中不断发展丰富,这就是其所彰显的鲜明的实践逻辑。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文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数十年从地方到中央的领导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形成了针对县域、市域、省域、国域不同层面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伴随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文化建设工作的实践演进而逐步发展并最终形成。党的十八大之前,习近平同志参与文化建设工作而总结的实践经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理论萌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体智慧结晶,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最终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一)在保护文物古迹中萌发历史文化传承理念。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历任河北正定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期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批评许多领导同志的头脑中,轻视文化、教育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提出文化兴县战略。他指出要搞好教育文化事业,大力推动文物古迹保护抢救工作,把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用起来,让不会说话的古迹活起来。在他的领导和部署下,正定先后完成了修复隆兴寺、保护古槐树、编写《正定古今》等文化建设工作。正如正定群众所说:近平同志对正定的历史文化传承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二)在对地方民俗民情的认识中初现文化建设工作思路。1985年6月至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先后在福建省厦门、宁德、福州和省委、省政府担任重要职务,领导并探索福建的文化建设道路。一是大力推进文艺繁荣。习近平同志着力振兴闽剧,推动芳华越剧团发展环境升级换代,领导创作了《山海的交响》等一批文艺作品,他指出,要抓各门类的艺术创作,包括文学、音乐、影视、歌舞、曲艺、书画的创作。各个艺术门类都要大力提高艺术生产力。二是着力保护城市历史文脉。习近平同志领导保护厦门鼓浪屿、福州三坊七巷,抢救万寿岩,修复林则徐系列遗迹,打造福州城市文化雕像景观,推动武夷山、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是尽力支持文化出版事业。习近平同志推动《闽东报》复刊,两次扩版《福州晚报》,并出版一系列福建省古籍图书。在文化发展规划中推进建设文化大省。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和省委书记。主政那五年是浙江文化建设大步跨越迈入前列的五年,在他的治省方略八八战略中,其中一大战略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习近平同志提出三个不相适应一个不够协调的论断,并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繁荣,进一步壮大文化产业,构建加快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整体框架,即以三个力为方向,以八项工程为抓手,以建设四个强省为目标构建的3+8+4框架,撑起浙江文化建设宏伟大厦的四梁八柱。《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是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最重要的一项文化决策,把准了浙江文化建设的方向,擘画了浙江文化发展的蓝图,在浙江文化建设史上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三)在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中探索文化大都市建设。2007年3月至10月,习近平同志任上海市委书记。他履职后的第一场公开活动是瞻仰中共一大、二大会址,重温党的初心使命,接受红色革命文化教育。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市文艺单位调研时针对上海文化建设指出,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要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把文化的力量融入经济发展中,在经济发展中推进文化发展,全面推进文化大都市建设,推动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互鉴中传承弘扬中华文明。2007年10月,习近平同志进入中央工作,正式开始了领导国家层面的文化建设工作。任职国家副主席期间,习近平同志赴俄罗斯、日本、美国、德国、比利时、匈牙利、老挝、孟加拉国等多国参加文化外交活动,增进中国同世界的彼此了解,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展、成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文化建设的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从2014年首次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到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从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九个坚持,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从两个结合七个着力;从宣传思想工作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到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成熟、完善,并于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被首次正式提出,其中凝结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文化建设工作实践经验的集体智慧。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党课: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逻辑,奋力开创中华文明新辉煌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572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