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呈现晚明江南社会文化风俗盛景

2024-06-14 09:50:03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陶庵梦忆》:呈现晚明江南社会文化风俗盛景

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在明亡后追忆昔日繁华,创作了《陶庵梦忆》这部文集,成为传世佳作。在明末清初之际,张岱以他个人独特的家庭与社会交往经历,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留给了后人观察晚明江南社会的一份珍贵史料,这部作品也被称为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

江南梦忆:晚明日常生活的生动再现

《陶庵梦忆》这部作品既是一部个人化的日常生活史,也是记录晚明时期社会日常生活的时代画卷。作者张岱,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宗子,号陶庵,出生在显赫富贵的仕宦之家,从小过着清闲适意的生活,但是在明亡后却经历了世事变迁的巨大打击和颠沛困顿生活的考验。张岱自言饥饿之余,好弄笔墨遥思往事,忆即书之。他感慨世事变迁,遂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特别是江南地区的日常生活以随笔小品方式记叙下来,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所以作者自称梦忆,也是繁华落尽之后的追思与留念。

《陶庵梦忆》所记录的都是非常生活化的内容与场景,凡八卷,共一百二十余篇,每篇字数或多或少,但篇篇精彩,文笔清新、即景即情、夹叙夹议。这部实录性的小品集涉及内容广泛,举凡山水游历、园林胜景、寺庙古迹、书斋山房、花鸟虫鱼、戏曲技艺以及观灯看月、品茶赏雪、串戏结社等等全景呈现,可谓真实再现了明末社会尤其是江南城市生活的日常生动画卷。张岱绘制的晚明江南城市风俗全景图,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还具有十分珍贵的史学与社会学价值。书中关于晚明江南社会的日常生活记录,成为研究明清物质文化、风俗演变的重要参考史料。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所呈现的大都是自己在江南地区经历的人生往事与美好回忆。其中涉及的地域,除了少数几个北方城市外,主要集中在绍兴、杭州、南京、镇江、苏州、扬州、宁波、嘉兴等城市,这些都是江南富庶之地。晚明江南社会的山水风物、衣食住行、社会习俗等诸多方面在张岱的笔下以简约优美的文风一一呈现,张岱可谓绘就了晚明江南社会的《清明上河图》。如他笔下的山川风物,有南京的燕子矶、栖霞山,镇江的金山、焦山,杭州的西湖、湘湖等,这些景观不仅是寂静的自然景观,更是离不开人的活动,自然景观在他笔下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的生动背景。晚明士大夫日常生活的品茶、结社、收藏、游赏等,在张岱笔下情景交融,生动呈现了江南文人所追求的悠闲、清雅生活。而至于民间社会的庙会、烟火、灯彩、蹴鞠、演剧等活动,张岱更是不惜笔墨,以艺术家的视角追忆了江南各地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节日娱乐,可以说完美呈现了晚明江南社会的文化风俗史。正如张岱研究专家夏咸淳所说: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风俗图之瑰宝,那么,《陶庵梦忆》则是中国文学史风俗记之绝唱。

世间俗趣:市井文化的欣赏与赞美

尽管张岱在个人生活方面体现的是江南士大夫的高雅闲适生活,但是他笔下的世间真情从来就不是只有小我的生活,市井文化才是真正的大我。对于市井文化中的世俗、功利、商业化,张岱没有回避,而是欣赏和赞美,这也是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世俗性、娱乐性、大众化恰恰彰显了城市的审美取向,以民为上、以俗为美,重视个性、肯定欲望、讲求品质,成为江南市井文化的人文价值内涵。自明代中期以后,工商业经济日益发达,市民阶层空前活跃,各地城市尤其是江南的一些都市呈现出繁荣富庶的景象,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大量描写了江南各地的风土人情,通过这些绘声绘色的介绍,为我们呈现了独具特色的市井文化,勾勒出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市井人物。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陶庵梦忆》:呈现晚明江南社会文化风俗盛景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553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