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苑清操

2024-06-05 07:03:52 13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墨苑清操

是我国传统文房四宝之一,在我国古代被长期普遍使用,在书写和绘画上,墨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辞海》对有注解: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中古方以石磨汁……至魏晋时,始有墨丸,乃漆烟、松煤夹和为之。随后出现了墨模,使墨的形式趋于规整,松烟墨逐渐由丸状进而为梃状,更适于使用和欣赏。

隋唐两代有专门负责制墨的墨官,在生产名贵松木的地区制墨。五代十国时期,奚廷珪以黄山松烟为原料,改进工艺,所制之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名闻遐迩,被南唐统治者赐姓李,并封为墨务官,李廷珪墨扬名天下,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美誉。

宋代科举兴盛、书画艺术繁荣,文人和艺术家对墨的需求大、品质要求更高,客观上刺激了制墨业发展。宋代制墨分两派,一派是加龙麝助香,另一派是不用香料。并且,宋代出现了油烟墨,数量不多,乃至于当时大文豪苏轼也得油烟墨而宝之明代对墨的配方和品质更加重视,油烟墨制作技艺趋于成熟,而油烟墨占据主流则要到清代康熙年间,油烟(墨)胜而松烟(墨)遂少。比较而言,明代墨用料讲究,清代墨则更注重制作。明代墨深厚有力,清代墨柔妍精细。

明清两代,制墨名家辈出,明代有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等,清代如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等名气极大。曹素功在康熙帝南巡期间,曾六次去江宁进呈所制徽墨。当时江南地区督抚选墨作贡品,必有汪节庵墨。

在我国古代书画及印刷中,并非只指黑墨,也指书画所用的其他颜料。《新唐书》记载,三国时期魏国大臣韦述藏书宏富,并亲自校点,黄墨精谨,内秘书不逮也,这里的黄墨就是用雌黄研细加胶合制的墨,可用于修改文稿或者点校图书。另一种广泛使用的朱墨,是用朱砂研细加胶而成,亦称硃墨。明清科举考试中,乡试和会试场内试卷,考生本人用墨笔缮写,称为墨卷,为防止徇私舞弊,将墨卷弥封糊名,交给誊录人用朱墨笔誊写,称为朱卷,送考官批阅。此外,古代还有很多朱墨画。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墨苑清操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378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