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心得体会

2024-06-03 10:40:29 335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读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心得体会

同志们:

结合党员读书月活动,我简单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被贬谪黄州,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在此之前,他的人生道路顺风顺水、称心合意,大体而言可以算是春风得意。嘉祐元年(1056年),19岁的苏轼结束了他在眉山老家悠然自得的读书时光,同小他两岁的弟弟苏辙一道,被父亲苏洵带着,踏上了1200多公里的进京赶考之路。父子三人出成都,经阆中上终南山,走上古栈道,过大散关入关中,再东向越过河洛平原,到达汴京。这一路,沿途风光旖旎,人文古迹富集,古寺禅院众多,让在家乡饱读诗书、学养初成的苏轼得以很好地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赶考之路成了一段美好的旅行。他们行止自在,游山水、拜寺庙、赏古迹,历时一个多月,抵达京师。此行的快乐,多年以后还时常在他的记忆中闪回。

更让苏轼深感快乐的,是他在次年的省试中一举成名,以第二名的成绩高中进士,他的弟弟苏辙也上了榜。虽说苏轼本来应该高中榜首,因为主考官欧阳修误将他的答卷当成了门客曾巩的,为避嫌有意判他第二。但这也足以令他欢心鼓舞,更令久考不中的老父亲心花怒放。父亲感慨地说:“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言语间少了对自己的遗憾,多了对两个儿子的沾沾自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读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358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