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

2024-05-31 07:03:52 669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增强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

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将有1179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创历史新高。为此,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从供需两端发力,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高等教育作为供给方,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努力形成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高等教育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趋势性变化。高等教育具有多种职能,但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合格人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职能。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灵活化、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趋势性特征。数字化突出表现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数字工作岗位,对数字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6.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40%。相应地,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据估计,我国当前数字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且缺口仍在持续扩大。灵活化突出表现为灵活用工正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平台经济所催生的新就业形态快速增长,成为稳就业的重要力量。虽然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权益保障等还存在制度短板,但因其工作方式、工作时长等方面的灵活性,深受相当一部分劳动者尤其是年轻人喜欢。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既表现为劳动力总体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更表现为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传统制造产业正在迭代升级,要求劳动力有更多的数字技能、更强的批判性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更强的工匠精神等。

高等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有待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变化相比,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某种程度的不适应性,特别是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增强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适应性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324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