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重视新兴领域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专门对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指导遵循,为我们坚决打赢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指明了方向途径。
深刻理解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的历史维度
习主席深刻指出,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习主席的重要指示,蕴含着一体运筹强国与强军、发展与安全、经济与国防的政治逻辑和深度考量,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贯彻自觉。
构建新安全格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主席反复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新兴领域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必争之地,也是经济发展的赋能增效之域。纵观近代中华民族史,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思想落后、科技滞后是造成世纪之痛、民族之殇的重要病根。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能够挺起腰杆子站起来,“两弹一星”的成功是重要基础。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历史敲响的警钟、是发展强大的底气。现在,发展新领域、新技术、新手段已成为国际竞争、战略博弈的焦点所在,特别是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我国经济发展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更加需要以加快新兴领域发展、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为突破口,积极谋取安全发展新优势,不断集聚安全发展新动能。
适应新军事变革、抢占战略竞争制高点的深远经略。习主席深刻指出,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也是最具创新活力、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军事发展史上,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科技创新都推进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火器火药推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时代的进步,蒸汽机和发电机推动了热兵器向机械化时代的革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推动了机械化向信息化时代的演进。世界海战史上,航海技术的每一次发展突破都带来战斗力的迭代升级。当前,无人智能、卫星通信、低轨星座等新兴技术,正在颠覆传统战争形态、催生全新作战样式、产生新的作战机理。占据科技制高点必将赢得战争制胜点,运用科技新进步必将掌握斗争主动权。加快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以科技优势奠定打赢胜势、以科技赋能增强胜战势能,是历史必然、现实必需。
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建设强大现代化海军的应有之义。习主席对海军建设高度重视,亲自擘画海军战略转型,强调要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回望人民海军成长历程,从发展以空、潜、快为重点的“近岸防御型”海军,到发展以中型导弹舰艇为重点的“近海防御型”海军,再到发展以航母编队、核潜艇、两栖作战力量等为重点的“远海防卫型”海军,每一次转型跨越都离不开新技术的加持和推动,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得益于新装备的迭代和升级。随着海上方向博弈斗争的形势特点、基点指向、内涵外延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各种风险向海洋传导、各种变量在海上交织、各种压力朝海军叠加,有效履行“四个战略支撑”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更加需要以科技创新力作基础、以新质战斗力作支撑,推动海军战斗力建设向新兴领域拓展、向新兴技术赋能、向新兴装备发力,加快推进海军战略转型、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支撑。
准确把握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的辩证逻辑
习主席深刻指出,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要突出发展重点。其中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强化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把握新兴领域的融合发展规律、建设管理规律、能力生成规律。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有机统一。新兴领域关联技术前沿、涉及装备多样,坚持重点论、两点论,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才能实现事半功倍、提质增效。抓重点、带全盘。紧盯事关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重点工程,扭住加强经略海洋能力、优化航天布局、网络空间防御、人工智能运用等重点领域建设用劲发力,带动新兴领域多点突破、群体迸发。补短板、拉长板。对体系集成、立体杀伤、互联互通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坚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持续创新突破、攻坚突围;对成熟技术加大创新扶持、转化运用,把底板固牢、短板补齐、长板拉长。建当下、布新局。针对高新技术向军事领域加速渗透的实际,统筹搞好无人智能、能源超导、量子技术等新兴领域的规划设计、孵化培育,通过挺进无人区、开辟新赛道争取有利位势、赢得先机优势。
坚持传统领域与新兴领域有机统一。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传统领域是基本盘,新兴领域是增长极。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要与传统领域统在一起抓、合在一起建、捆在一起强。坚持你有我优、你优我精的思路,加快推动传统领域二次创新、深度创新。用好现有的物质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力量优势,充分调动深度创新能力,在巩固既有优势中发掘潜能,注重以量变求质变,推进现有武器装备、作战平台、实战能力扩容升级。坚持自立自强、以我为主的思路,加紧推动新兴领域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坚持对抗性发展、非对称制衡,你搞你的、我搞我的,面对新技术新概念鱼龙混杂的实际,科学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脚踏实地推进原创性、探索性、基础性研究,走稳走好中国特色精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