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纪党课PPT_01(1).jpg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纪党课PPT_01(1).jpg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纪党课PPT_02(1).jpg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解读
《条例》的产生及历次修订情况
一、首部《条例》的诞生
1987年党的十三大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1988年起草首部条例,1997年2月27日,历时九年,十五易其稿,首部条例诞生。
首部条例是党的纪律建设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结束了以往无纪可依的状态,标志着党的纪律规范和纪律处分进入科学化、规范化阶段。
二、《条例》的修订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条例》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党内规则混同于国家法律,党规党纪套用“法言法语”,原《条例》的许多规定都与法律条文重复。并且,对于什么是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行为,过去我们没有清楚具体的界定,在实践中难以把握,所以出现失之于宽的现象。
三、《条例》的历次修订情况
2015年10月,党中央第一次修订《条例》,共133条,将纪律规定整合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6项纪律,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法分开。
2018年8月,党中央第二次修订《条例》,共142条,增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两个维护”等重要内容,实践中普遍运用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得以体现,纪法衔接条款更加完善。
2023年12月,党中央第三次修订《条例》,修订后的《条例》共3编11章158条,与2018年《条例》相比,新增16条,修改76条,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
准确理解新修订《条例》的主旨要义和
丰富内涵
一、关于《总则》
总则是《条例》具有统领性的基础部分,共5章48条,此次修订共增写5条,修改26条。
(一)丰富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自我革命”,“推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在第三条中增写“坚守初心使命”,“切实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二)坚持从严要求。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
(三)完善纪法衔接条款。嫖娼或者吸食、注射毒品等丧失党员条件、严重败坏党的形象行为的党员应当开除党籍,体现了“纪严于法”的管党治党理念,体现了党中央对党员形象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
(四)促进执纪执法贯通。新增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做到“对违法犯罪的党员,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党纪处分,做到适用纪律和适用法律有机融合,党纪政务等处分相匹配”。
根据国家法律有关规定:明确党纪处分影响期计算规则,确定了经济损失计算规则。
二、关于政治纪律
《条例》分则“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一章共28条,增写2条,修改12条。
(一)规范政治言行,坚定理想信念。
(二)促进对党忠诚老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三)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四)推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党纪党课PPT+讲稿: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216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