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学思践悟落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观

2024-05-26 07:03:52 665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党课:学思践悟落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观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习近平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对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鲜明地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一重要论述,为拓展选才用才视野、招揽全球优秀人才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这一论述,对于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思想的历史渊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习近平人才思想的重要内容,其核心要义是要将所有支持中国发展与民族复兴的海内外优秀人才汇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习近平十分重视人才问题,早在20038月,他就指出:人才引进要有新思路、宽眼界、大举措,这就要有国际眼光,从全国范围、世界范围吸引人才。2014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关键是要把最好的资源配置起来,让各类人才的智慧充分发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219月,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提出要把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新人才观历史底蕴深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华优秀传统人才思想的继承弘扬。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中国自古就重视人才,特别是在人才作用、人才标准、人才选拔、人才管理等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思想结晶。在人才作用上,明确提出人才是国家和民族兴旺的关键。例如,我国古老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提出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墨子提出尚贤者为政之本的思想,把尊重人才的问题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基本方针的高度来看待。在人才标准上,批判了以出身、富贵、亲疏作为用人标准的任人唯亲路线,论述了德和才的关系,提出了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例如,早在春秋时期,墨子就提出察能予官,以德就列的原则。曹操在他提出的求贤令中明确提出了唯才是举的方针。北宋司马光提出凡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适,任之欲专,唐朝唐太宗提出能安天下者,惟得用贤才等等。在人才选拔的方法上,强调多方考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人才状况。例如,三国时诸葛亮提出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刘勋强调切忌或以貌少为不足,或以瑰姿为巨伟,或以直露为虚华,或以巧饰为真实。在人才的管理和使用上,提出了量才录用,各取所需的原则。例如,北宋时王安石提出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取其长,避其短。二是诚以待,信不疑。三是任其专,久其职。凡此等等,无不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宝贵的人才理念。习近平吸收转化中国古代人才思想,特别是把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成功转化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将天下英才由教育对象易为使用对象,将天下英才由被动的变成主动的,这一转变,不仅是语言的创新,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蕴含了习近平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对人才工作实践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丰富发展。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有机组成部分,具备十分丰富的内涵。习近平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人才理论的创新发展,其确立形成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深入挖掘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任何历史的画卷都不能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科学社会主义和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阐释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各支部的领导人应该选用工人阶级中的优秀人才,并设想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用人制度,锻炼、培养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推动了共产主义运动不断走向高潮。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列宁对马克思的人才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他站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巩固政权的立场上,提出和阐述了人才问题的观点看法,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曾多次提出要研究人,要发现有才干的工作人员的思想。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指导,多次强调瞄准世界前沿”“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些论断的提出为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南。

(三)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在斗争中不断争取、吸引、汇聚和培育优秀人才,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重视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早在1933年,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选拔成千上万的干部,既要按部就班,又要不拘一格。在革命时期,尤其要不拘一格。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鲜明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一切知识分子,只要是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著有成绩的,应受到尊重,把他们看作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确立四个尊重重大方针。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推动科学发展的人才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人才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从干部军队的政治文化教育,到工农群众的基础教育扫盲,再到健全的现代化教育体制,从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到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全方位的政策体制,在自主培养人才、汇聚各方人才、团结引导人才方面,都有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

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思想的理论逻辑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学思践悟落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观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163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