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低碳转型中的五大风险

2024-05-23 07:03:52 33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防范低碳转型中的五大风险

碳达峰试点是落实中央双碳顶层设计的重要举措,承担为全国碳达峰先行探路的关键角色。碳达峰试点建设要遵循积极稳妥、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安全降碳的核心原则,尊重产业演进、科技进步规律,统筹发展和安全,妥善防范和化解探索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形成具有前瞻视角、战略思维和推广价值的低碳转型风险管理方案。

审慎把握新旧发展动能转换节奏,防范经济未立先破风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要驱动力。目前,全国各地持续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实践,有力推动了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方面,要以新质生产力量化指标为基础,密切追踪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经济新引擎已稳固而的关键标志,重点关注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规上工业研发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和产值增速等指标,以此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同时,要考虑传统产业转型所面临的国内双碳要求和国际绿色规制等多重挑战,分析其对于供应链产业链安全韧性的作用,制定传统产业转型风险缓释和对冲方案。

另一方面,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的城市,要统筹规划好能耗和碳排放攀峰过程中的碳排放存量调整和增量准入,切实提升碳生产力,避免过于激进的减碳手段造成发展空间压缩、发展动力不足的风险。同时,要客观认识试点城市的产业基础、发展阶段和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形成兼顾城市比较优势和产业协同功能的双碳进度评价指标,防范简单一刀切考核机制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系统谋划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防范能源新而不稳风险。能源脱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支撑,用能电气化+电力去碳化是重要手段。一方面,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产业、数字新基建等日益成为推动用电增长的主力军。目前,一些地区电力对外依存度较高,本地电力消费增加将导致电力输出地的碳排放压力增加。在此背景下,要避免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不协同引发的供不应求”“碳泄漏等风险。此外,还要对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过程中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建立预警和应对机制,防范小概率极端气候事件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等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引发的不同程度的风险。另一方面,注重运用核能、氢能、煤电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新型储能等清洁能源形式,护航能源系统平稳安全转绿。其中,关注能源转型过程中风险控制成本通过电价改革等向终端用户的传导,积极提升电网、发电企业、电力用户、政府等主体在能源转型风险防范和化解方面的有效协同,实现共同价值最大化。

全面监测响应就业结构变化趋势,防范就业失而不得风险。产业结构调整将会引起就业结构变化。一方面,低碳转型伴随着部分传统行业的就业损失,以及新兴产业、新型职业等就业创造。然而,新就业机会并不一定产生于原有就业机会消失的地区或产业,其对就业群体的专业技能往往提出更新或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不同人群对于低碳转型中就业形势变化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要以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指引,开展低碳转型就业影响评估并制定综合应对方案,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防范低碳转型中的五大风险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125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