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更好发挥高校作用

2024-05-23 07:03:52 334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更好发挥高校作用

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处于创新联合体的上游,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要增强自觉、主动作为,结合高校实际,重点从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路径、强化科研支撑、提供人才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为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创新路径

科技成果转化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转化过程不够顺畅是创新链产业链衔接不好、融合不够的主要原因。作为科技成果的重要产出地,高校要主动作为、开拓创新,从涵育创新生态、广布区域支点、搭建转化平台、强化政策支撑等方面协同发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涵育创新生态。高校具备科研成果和高素质人才密集的优势,建设以高校为区域创新中心的环高校创新区,能够推动科技成果、高端人才、产业需求等创新要素在该创新区内高密度高强度地聚集和对接,从而有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环高校创新区是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的首选地,是区域创新发展的辐射源。高校要充分发挥创新链主作用,紧密对接属地政府,广泛联系相关企业,深化校地企协同,建设高水平的环高校创新区,在涵育创新生态方面着重发力,催生新质生产力。

广布区域支点。高校应广泛布局服务区域发展的支点,构建场景牵引、项目带动、人才汇聚、平台支撑的科技成果转化格局。布局产教融合基地,推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帮助学生成长为新质生产力的适配人才,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精准转化,促进企业技术迭代升级。布局科教融汇基地,与区域科研院所开展重大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协同科研攻关、国家级实验平台共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锻造科研骨干。建设驻区实验室,聚焦区域建设重点任务和社会迫切需求,让高校科研力量走出校园、扎根基层,以基层最鲜活的情况、最真实的数据、最真切的愿望滋养高校科技成果遍地开花

搭建转化平台。为促进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高校要主动搭建成果转化平台,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等活动,开放自身专利蓄水池,邀请政府、企业走进校园发布政策和技术攻关榜单、挑选适配的科技成果,打破高校科技成果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局。举办永不落幕的科促会,定期举办科促会,开发云端科促会,推动线上线下更好融合,不断完善高校搭台、科技唱戏、企业主体、加速转化的机制。

强化政策支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是科技成果顺畅转化的必由之路。高校应构建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形成良好的政策激励环境。探索先赋权后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构建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激发科研人员的转化热情。加强政策关联,将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人才评价、绩效考核等环节与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进行合理挂钩,激发科技成果转化原动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更好发挥高校作用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120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