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主题教育 公考遴选 工作要点 方案 总结 免费素材 述职 心得体会
微信登录
【写材料用典】哀之而不鉴之
【例文】警示教育就像一面辨别是非得失的镜子,通过鲜活的反面教材告诉党员不该干什么、不能做什么,违反了有什么危害、会受什么惩罚。“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现实中,少数党员要么冷眼旁观、不以为意,要么隔岸观火、置身事外。如果抱着这种心态,“哀之而不鉴之”,就容易重蹈覆辙。(解放军报《莫把“警示”当“故事”》)
【典故】出自唐代杜牧《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写材料用典】哀之而不鉴之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4082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