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长宽高”

2024-05-14 11:30:07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美好生活的“长宽高”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人类的价值依托和永恒追求。从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后第一次记者见面会上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美好生活高度重视,念兹在兹。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述,用心体悟美好生活长宽高的丰富内涵,对我们抓好民生社会事业、推动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美好生活的长度不断延伸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中滚滚向前。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心往神驰。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四有,到后来不断增加的居者有其屋、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食、耕者有其田……这些,就是先人们向风慕义的理想国。但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米珠薪几乎成了历史常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直是难解之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历史的新纪元。毛泽东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习近平总书记一上任就庄严宣告,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75年来,从摆脱饥寒交迫,到解决温饱问题,再到实现全面小康,时代征程培风图南,美好生活晖光日新,迈向伟大复兴的命运交响曲开启非凡乐章。

保障和改善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党的十八大要求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创新性地增加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从五有七有,内容更加丰赡,涵盖更加广泛,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对人民生活的全周期保障、全方位改善。这七有,是中华民族梦想期盼的升华,铺陈开一幅本深末茂、良苗怀新的美好生活图景。

美好生活的宽度不断拓展

如果美好生活的长度是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内容多少,那么宽度就是指享受美好生活主体的范围宽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提出了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明确要求。全体人民,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宽度。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美好生活的“长宽高”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947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