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2024-05-14 11:30:06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毛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空木中藏宝,执之可文昌。丹青随心动,万物映纸空,这几句诗构成了有趣的文具谜语,其谜底便是毛笔。毛笔是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传统书画工具,居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首,毛笔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记载历史、创造艺术、传承文化的同时,毛笔本身也被赋予了鲜活的中华文化象征与内涵。

毛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使用笔的痕迹。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发掘了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出土彩陶上的花纹可以清晰辨认出是毛笔描绘过的痕迹,这说明五六千年前已经出现了类似毛笔的笔。殷墟出土的文物表明,就在三千多年前的商王朝,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毛笔写字,甲骨文中还发现了的象形文字。在距今2500年左右的战国中期楚墓中发现了最早的毛笔实物,说明毛笔在战国时期已被广泛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毛笔名称繁多,吴国叫不律,燕国叫,楚国叫,秦国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定名为,一直沿用至今。

史有秦代蒙恬造笔之传说。据古籍记载: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在汉代,人们开始使用在笔杆上刻字、镶饰的装潢工艺,出现了簪白笔的特殊形式。东汉蔡邕撰写《笔赋》一书,对毛笔的选料、制作、功能等作了评述,这是中国制笔史上第一部专论毛笔制作的著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毛笔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良,初用兔毛,后亦用羊、鼬、狼、鸡、鼠等动物毛。笔杆的制作材料也日益多样,如竹子、荆条、牛角、珠玉、玳瑁等。宋代以后,以宣州(今安徽立城)所产毛笔最为著名。至元代、明代,浙江湖州制作的湖笔风行于世。自清代以来,湖州一直成为中国毛笔生产制作的重要地区。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毛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947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