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一、履行职责情况
x.党旗飘“红”,强化政治引领。一是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始终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最大政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召开党委会议xx次,研究党建工作x次,相关议题xx项,开展谈心谈话xx人次,明确班子其他成员分管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推动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二是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制定下发《xx镇党建重点专项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党建工作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将党建指标细化到人、量化到岗。深化党建引领“强乡赋能”改革,制定xx镇职责任务清单xxx项,其中基层党建xx项,将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和宗教工作等纳入清单,推动实现党建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全面化。三是切实抓好巡视整改。对照省委巡视反馈的x项问题,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整改方案,举一反三进行大排查、大整改,确保全部销号。高质量完成上年度述职评议查摆问题和点评反馈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力传导党建责任。
x.党组增“色”,创新党建载体。一是夯实党建堡垒。投入维修资金xx万元,对双合、x等x个行政村办公室进行提档升级,新建党群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硬件设施,打造活动阵地。深入实施“四培养”工程,确定培养对象xx名,择优培育后备干部x0名,招聘xx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发展农村党员x名,其中xx周岁以下党员x名,女党员x名,大专以上学历x名,建立有生梯队。二是锻造党建龙头。围绕头雁领航、示范带动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党建龙头,确定x村“六抓六微”、x村“一引双带”、双合村“六抓六提升”党建载体,其中x村荣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x村被评为县果树示范区。落实“四个一”包保责任,大力开展“八个一”活动,推动宏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五一村重点村转化升级,推动全镇党建水平整体提升。三是提升党建活力。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为契机,采取集中授课、研讨交流、业务测试结合方式,进行“业务大讲堂”xx期,能力测试x次,“x0堂课”、青年理论学习等活动百余次。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组织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x次,党员学习xx次,主题党日活动xx次,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
x.党员添“彩”,发挥示范作用。一是积极服务群众。深入开展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把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充实到网格员队伍,设置专职网格员xx名,兼职网格员xxx名,成立网格党小组xx个,大力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进行环境卫生、移风易俗、河湖治理等志愿活动xx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xxx件、调节矛盾纠纷xx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持续保障民生。鼓励村干部将服务民生、保障民生作为第一政绩,由党员带头全力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工程,硬化路边沟x000延长米,安装统一栅栏x000余延长米,打造农情民俗体验馆x个。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修农田道x.x万延长米,修建田间桥涵x座,河湖清淤0.x万延长米,加固堤防x000延长米。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完成街道绿化面积x.x万平方米、栽植花卉x0万株,苗木x.x万棵。使农村留得住百姓,百姓记得住乡愁。三是树立先锋模范。大力发扬典型示范作用,选树网格员景春海、村医张海燕、孝老敬亲典型江玉凤、辛香波等一批各领域、各战线先优模范,借助党群活动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事迹宣讲,形成正向激励效应。建立乡镇人才库,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xx名,发展黑木耳、大牲畜养殖、手工编织车间等项目,带动农民就业增收x000余人。
x.党建提“质”,突出工作实效。一是抓党建振兴集体经济。以双合村越冬韭菜基地、正北村湖羊养殖基地为试点,争取中央专项扶持资金xx0万元,建设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试点x个,辐射全镇xx个行政村,预计带动村集体增收xx万元,带动农民x0余人,人均增收x000元。实行产业项目“镇级管理、村级经营、集体增收、农民受益”管理运行模式,成立专项管理办公室,全镇x个产业有序运营。实施“三型强村富民法”,多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x0万元以上行政村达到xx%,x0xx年“清化收”应收x0x.xx万元,全部收缴完毕。二是抓党建助力乡村振兴。采取“x+N”帮扶措施,鼓励党员与脱贫户形成“x+x”帮扶对子,建立帮扶措施台账,鼓励xxx户脱贫户发展庭院种植养殖,发放庭院奖补xxx00元。镇干部、党员、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四级联动,累计发放各类慰问品x万元,发放鸡雏鹅雏x.x万只,菜籽x0x斤,增强内生动力,实现脱贫人口增收xx%以上,在全县乡村振兴拉练赛中双合村荣获产业兴旺星,x村荣获提档升级村。三是抓党建做好疫情防控。组建志愿服务队xx支,党员服务站xx个,组织党员干部及志愿者xx0余人亮身份,承担政策宣传、外返管控、核酸转运、疫苗接种动员等任务,为重点人群提供便民服务x00余次,累计发放药品、物资x.x万份,支援佳木斯、高速卡口等xx人次,先后涌现出宫巍、温春风等一批优秀党员,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