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2024-03-06 07:03:52 525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党课: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扬斗争精神一词越来越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高频词、关键词。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通过斗争取得的,共产党人在奋斗实践中形成的斗争精神,是党的百年奋斗形成的一个基本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要求,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号召全党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总结提炼的伟大建党精神,其中就包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等精神品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敢于斗争归纳为党的百年奋斗积累的基本历史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提升到开启新征程所务必坚持的基本要求,并且把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等内容写入新修订的党章。习近平关于发扬斗争精神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基本经验新概括,提炼出党的精神新内涵,赋予了党的品格新的面相,彰显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取向,为新征程上开辟党的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新方略。借此机会,我讲几点体会,与同志们共同交流探讨。

一、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斗争的基本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信仰信念和初心使命,内在地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是领导进行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即领导进行社会革命和社会生产实践,而党领导进行改造社会、改造自然首先是要进行自我革命。无论是领导进行的社会革命、社会生产实践,还是党的自我革命,都需要进行斗争,由此,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工作就是斗争

(一)共产党人所领导进行的社会革命,需要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把破除旧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的实践活动,称之为社会革命。他们强调社会革命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任何一次真正的革命都是社会革命。他们认为,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由于代表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而代表旧生产关系的反动统治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就必然会引起尖锐的冲突。这种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如冲突的总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的阶级斗争的时候,强调这些斗争已经发展到由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政党领导下进行这样的阶段了,而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所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斗争,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也就是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定义,共产党人领导进行的社会革命是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作为斗争的最近目的,把消灭阶级、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目标。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明确规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毛泽东把这个社会革命具体概括为首先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他指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为此,必须动员全民族一切生动力量,为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里,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充满艰辛、困难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者以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开启了惊心动魄的革命伟业。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总结的: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党的历史是一部理论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人在发扬光大和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革命思想。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里面,社会革命一词的基本内涵主要是强调改造、调整旧生产关系,以及巩固、完善新生产关系,这些在生产关系的实践,根本目的至于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即马克思恩格斯说的真正的革命。在内容上,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社会革命除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强调的破除旧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以解放生产力的社会革命运动,也就是中国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因为这些革命究其实质是推翻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力量,目的是为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还包括如下两大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建设运动,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就是毛泽东所说的破坏一个旧世界后,还要进行的建设一个新世界,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邓小平所说的,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二是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以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变革运动,即进行改革开放这个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的伟大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的新的重大论断。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我们要为完成这一任务而苦战到底。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被赋予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使命。这一历史使命需要通过领导进行社会革命来完成,而进行社会革命所要进行的改造、巩固、完善、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社会实践,都需要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斗争自不待言,因为正如毛泽东所概括的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同样,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需要伟大斗争。毛泽东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把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进行伟大斗争的道理概括得很清楚: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这里,毛泽东一方面强调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因此仍然需要斗争,另一方面又指出这个时期的斗争的内容和形式已不同于民主革命时期,阶级消灭以后,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政治斗争,或革命,继续进行,但性质变了,也就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新时代,习近平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也是从这个理数阐述这个问题的,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经过伟大斗争,需要有斗争精神,只不过斗争的环境、内容、形式和特点随着时代变化必然有所不同而已。实践也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斗争精神,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打开了事业发展新天地,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被迟滞甚至打断。正因为斗争贯彻于党的整个领导社会革命的历史,习近平总结说: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

(二)党在执政的条件下所领导和组织社会生产活动,需要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而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也就是说,异化劳动的消除,人类的彻底解放,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强调: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因此,他们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在取得政权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在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执政的领导党后,必须领导人民扩大生产、提高效率、增进财富。对此,毛泽东鲜明提出: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向全党提出转变工作重心的要求: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在这个时期,要学会率领整个社会跟自然界作斗争,要把中国的面貌加以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究其根本,也是领导人民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同样道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生产力就无法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人民也就无法在社会分配中获得更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因此,必须依靠生产力发展积累起来足够的物质力量,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并深刻地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2634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