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

2024-01-09 07:03:52 670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如何做好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

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是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军队医疗救援的综合行动,对减灾、减伤,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伤废、预防疾病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击疫情等历次重大任务中,军队卫勤力量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勇担使命、迎难而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特点规律

卫勤保障作为非战争军事行动重要的伴随活动,呈现出政治性强、时效性强、行动复杂、突发性强、力量多元、地域广阔等特点。灾害事故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不仅需要救援力量具备大批量伤员应急处置能力,还要具备应对时机不同、地域不同、任务性质不同的灾害救援能力。

灾害难以预测,应急筹备时间短。以抗震救灾为例,地震灾害发生突然,缺乏有效的预警。强烈破坏性地震可导致大量建筑物倒塌,瞬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伤亡数据触目惊心,突出反映了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安全带来的巨大威胁。灾区医疗机构停转,救援通道阻隔,不少伤病员因错过72小时黄金救治时间而不幸遇难。根据救治需要,卫勤救援力量在接到命令后几小时内就得出发,抽组人员、筹措物资必须争分夺秒,到达震区后展开救治工作也是与死神赛跑。

伤情复杂严重,救治技术要求高。地震等灾害对受灾民众造成的伤情较为复杂并且特点突出。一是重伤员多,地震往往会造成大批颅脑外伤、脏器伤、骨折的伤病员,死亡率可达25%;二是复合伤、多发伤多,合并骨折和挤压综合征等占地震伤的40%;三是感染伤病员多,伤口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极易被各种致病细菌侵入造成感染,尤其是破伤风杆菌和气性坏疽菌对创口的威胁最大,致死率极高;四是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多,特别是在城市伤病员中占很大比例。需要尽快搜救被埋压的伤病员,尽早开展现场急救和分类转送。

卫生环境恶劣,身心健康负担重。灾区普遍存在环境污染、水源污染、垃圾滞留等问题,易发生大规模传染病,成为威胁灾区居民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的重大隐患。灾情发生后,满目疮痍,断壁残垣,加上伤亡惨状的直接冲击,也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情焦虑、抵抗力下降,部分救援官兵和受灾群众不同程度出现失眠、恐惧、自责等现象。

物资储备不足,力量统筹协调难。由于地貌复杂、灾害多发、地区发展不平衡,且伤病员产生的数量和节点难以预测,单一物资储备结构不能满足多元保障需求,医药耗材又有保质时限,难免出现保障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不强。灾害现场救援力量多为跨区军地联合救援行动,抵达时间不同、专业特长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军地之间、部门之间指挥关系协调不畅,则可能导致应急救援力量各自为战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如何做好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1710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