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全省“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精神和市委严华书记调度全市大兴调查研究工作会议要求,根据市委《印发<关于在全市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2023〕X号)要求和上级调查研究工作计划安排,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主要负责人针对市区网约车行业管理问题,率队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活动。
一、基本情况
二是召开了4次座谈会。5月份以来,我先后主持召开了网约车公司负责人座谈会、网约车驾驶员代表座谈会和上访驾驶员座谈会。同驾驶员一道分析了网约车生意差的各种原因,通报了支队的打非治违情况,使驾驶员增进了对监管执法部门的理解,征询了驾驶员的诉求,共同探讨了优化经营环境、改善驾驶员经营状况的办法和路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市区网约车有7家平台公司和9家运营公司,经审批的网约车1041台,其中新能源车964台,占比93%,全市已取得网约车从业资格证人员5660人。通过深入企业实地调查,与驾驶员面对面交流了解,特别是对照兄弟市州的做法,发现我市网约车行业主要存在七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驾驶员经营收入较差。滴滴公司部分合法网约车驾驶员经营收入差,每小时营运收入仅20多元,除去成本开支后实际收入很低。
二是存在网约车异地营运现象。一些网约车没有张贴车身标识,少数县市籍网约车因为市区客源比县里多,钻没有张贴标识、执法人员难以辨别所属县籍的空子,在市区浑水摸鱼,异地营运,扰乱市区网约车市场秩序,侵犯市区网约车驾驶员合法权益。
三是驾驶员群体存在稳定隐患。滴滴公司合法网约车驾驶员对市场存在不合规网约车、经营环境差不满意,分别向红网、12345、12328等投诉,向省委巡视组上访,并有到市交通执法支队、交通运输局集访的意向。
四是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在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公司调研中发现,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公司对网约车准入门槛低,随意注册和吸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驾驶员和车辆组织运营。不合法车辆的增加,驾驶员安全培训难以到位,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乘客安全得不到保障。网约车公司驾驶员安全培训教育存在漏洞,培训教育难以全覆盖,一些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营运技能缺失,有的驾驶习惯差,行驶过程中有看手机、接打电话等现象,导致车辆出现交通安全事故,滴滴平台驾驶员今年上半年出现2起亡人交通事故。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我市网约车管理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1668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