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师交流材料(2)

2023-12-08 20:30:10 559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高校思政教师交流材料

红色叙事泛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材的主旋律故事话语表述。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叙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内容、逻辑、目标有机整合,是促进思政课叙事教学话语创新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新时代上好思政课必须关注教学话语的创新及其传播效应,以话语体系研究增强思政课教学引领思想、形成价值的主动回应。

一、红色叙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内在逻辑

叙事教学是以“讲故事”为起点构建课堂内容、实施教学方法的教学方式,即在教学话语中通过教师主导的叙事主张,将寄于故事中的深刻道理同学生主体感知有机融合,强调参与叙事过程的双方共赴情感体验、共生思想矛盾、共享意义生成。叙事教学的内在逻辑是把握教学的对象化本质,避免教学话语的异化而产生的认同感、获得感疏离。“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红色叙事恰恰运用党的历史这本红色教科书转换思政课教学语言的话语建构方式,突出了思政课教学的独特属性及价值追寻,有机连接思政课教学政治站位与思想拔高的统一要求,有效实现思政课价值增量与意义增值的教学目标。

第一,红色叙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话语是实现新时代铸魂育人根本要求的路径探索。面对新时代的青年人,怎样才能辨明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怎样才能赋予青年人用历史的深度透析现实,用国际视野的宽度分析世界格局,用战略的眼光研析发展大事?这些问题都关系到用什么样的教学话语形式引领学生以及以什么样的教学话语内容贯彻新时代铸魂育人根本要求。红色叙事强调的是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宏大主题及主要故事、情节,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嵌入贯彻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逻辑主线,以红色叙事的教学话语出场引领集体认同中的价值共鸣。红色叙事能够增强思政课教学的话语自信,通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生动叙事“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红色叙事教学与新时代铸魂育人根本要求逻辑一致。

第二,从以理服人到情理结合,红色叙事对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增量逻辑。红色叙事结合了日常叙事、历史叙事、文化叙事的话语特点,通过红色故事,特别是以党史故事为主体的发展脉络及历史人物的细节描述,为学生铺展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奋斗史、改革史的精神谱系,在感悟历史真谛的同时,厚植情理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政治课老师讲授焦裕禄的事迹数度哽咽,给同学们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这节课在我的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记,对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有很重要的影响”。红色叙事融入思政课教学话语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知识原理的科学性的把握,更坚定了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个体参照,在真实鲜活的楷模影响下,在思想深处种下科学、道德、信仰、奋斗、开拓、创新的种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讲红色故事是从讲理到讲情的迈进,体现了从以理服人到情理结合的内在逻辑。要抓住思政课教学的红色语言符号,因为语言符号是意义的重要载体。思政课教学中红色叙事蕴含一种特殊的互动符号,它通过强化符号来源的现实性与对象关联性,在情理结合的“自我互动”中提供了教学话语的意义持续的重要方式,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话语增量。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校思政教师交流材料(2)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0993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