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

2022-09-03 14:36:39 125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全面把握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

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关系经济社会稳定。粮食安全是重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是国之大者,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全面把握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谈三点体会。

第一,从历史的观点看待粮食安全

仓廪实,天下安。纵观我国历史,历朝历代的社会动乱,大多与灾荒有关,与粮食危机有关。电影《1942》中,河南大旱和国民政府的冷漠腐败,导致千百万民众背井离乡、妻离子散、易子而食的惨状,让人触目惊心。历史和实践表明,粮食安全关乎国运民生,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人民吃饭问题。我们大多数60、70年代的人就经历了“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引领推动了我国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俄乌冲突搅动国际粮食市场(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占全球小麦出口17%;乌克兰是全球第二大谷物出口国),让我们再次看到粮食安全并不是高枕无忧,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瞻远瞩。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我们一定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论述,结合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准确把握“国之大者”,切实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第二,从辩证的观点看待粮食安全

一是把握“多”和“少”的关系。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xxxxx亿斤,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x.x万亿斤以上。总体上看,粮食总量是足够的。但应清醒认识到,粮食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一方面谷物、小麦等主粮平衡有余,但玉米、大豆紧缺。另一方面,人多地少形势没有改变,现有耕地已接近承载力极限,且耕地总量呈现减少趋势。近日有些地方发生割青麦做饲料的情况,已被农业农村部及时制止。这个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粮食安全认识不足,只算经济账,没有算政治账。我县虽然没有发生类似的事件,但也要引以为戒,相关部门要打好“预防针”,把工作做在前面。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全面把握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006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