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
目录
一、迈上新台阶---------------------------------5
二、阔步新时代--------------------------------10
三、描绘新蓝图--------------------------------12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战略定位
(四)发展目标
四、开启新征程18
(一)优化布局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空间,构建XXXX高质量发展新版图
1.着力构建“一带、九区、多廊”蓝绿交织海陆生态安全新格局。
2.着力构建“一中心、两新城、多特色”城镇发展新体系。
3.着力构建“一核、两极、三区、五园”产业空间新布局。
(二)高质量发展“城市、临港、矿业”三大经济,重塑XX高质量发展新主导
1.高质量发展健康城市经济。
2.高质量发展外向临港经济。
3.高质量发展循环矿业经济。
(三)全面激发“园区、企业、人才”三大主体创新创业活力,打造XX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以园区为主体,打造XX创新发展主战场。
2.以企业为主导,打造XX创新发展主战车。
3.以人才为主角,打造XX创新发展主力军。
(四)聚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铸实XX高质量发展新本底
1.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2.全面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
3.深入开展资源集约利用行动。
4.构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保障体系。
(五)努力做好“改革、开放、合作”三篇大文章,营造XX高质量发展新环境
1.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
2.着力打造沿海开放强县。
3.着力打造协同合作发展示范县。
4.强力开拓国内强大市场。
(六)强力推动“两新一重”建设,筑强XX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1.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3.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七)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补齐XX高质量发展农村短板
1.发展精品特色农业。
2.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做强特色镇域经济。
4.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5.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八)全面增进民生福祉,稳固XX高质量发展社会基石
1.持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2.全面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3.全力打造文化强县。
4.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国内外形势的新趋向新态势,准确把握XX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十四五”规划,对于XX立足新起点、勾画新蓝图、实现新跨越,谱写新时代“中等城市、魅力XX”发展建设新篇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在省、市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实事求是,运用系统思维,围绕“沿海经济、县城经济、矿业经济”三大板块加速崛起,大力实施“五项战略”,打好“五场硬仗”,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力以赴落实发展第一要务,“十三五”确定的“一个高于”“两个翻番”“六个显著提升”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XX亿元,前四年年均增长XX%,“十三五”期间可望保持6.5%以上中高速增长。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0年预计完成XX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预计分别达到47429元和19755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7.8%和9%。固定资产投资2020年预计完成XX亿元,五年累计达到1214.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0年XX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7%。实际利用外资2020年预计完成XX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15.7%。XX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强县”行列。
动能转换进程显著加快,制造业主导地位基本形成。工业转型升级提速,投资建成XX钢铁电力设施制造、XX重工船用制品制造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初步构建起以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健康产业为先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0.4亿元,“十三五”前4年平均增速达到9.7%。服务业发展提质扩容,地产开发、商贸餐饮、电子商务、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获评电子商务进农村省级综合示范县。现代农业增量提效,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被命名为中国肉鸡之乡、生猪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色农业示范县。
创新发展能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态势基本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XX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XX家,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23%,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23%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在全市率先成立“人才之家”,建成3家省级院士工作站,“XX”人才项目入选全省重点示范工程,XX开发区获评“全省县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先进园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第62位、全市第10位,达到全省中上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