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的形势满足多元文化养老需求
--XX区积极探索“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离退休干部多元化需求背景下,如何满足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需求”
近年来,XX区离退休干部多元化需求日趋增多,加强社区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扎实推进老干部“文化养老”是实现和满足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的必然要求。下面以XXX为例,积极探索“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离退休干部多元化需求背景下,如何满足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需求”。
XX社区位于XX行政区域,属XX中心城区,辖区面积XX平方公里,现有居民XX户,常住人口XX人。辖区有离退休干部XX人,其中离休老干部XX人,离退休干部人群中,退休公务员占比38.4%,退休教师、医生占比21.4%,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占比41.3%,60-70岁占比80%,70岁以上占比20%。这些离退休干部主要集中居住在XX、XX,他们离退休后,社区离退休支部活动中心就是这些老同志晚年生活、娱乐、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因此如何满足老干部们的晚年精神文化需求是社区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社区的离退休干部明显体现出“五多”的特点,即老干部数量的增多,单独居住的增多、体弱多病的增多、生活不能够自理的增多、精神心理方面的服务需求增多。
一、书香XX助力老干部文化养老的基本情况
(一)营造三大文化空间,为老干部文化养老提供平台支撑
1.用书香将社区公共空间营造成文化传播空间。社区在公共空间着力打造百姓书房、四点半学堂和文化楼道三大品牌,营造文化传播空间,使社区处处传文化。社区将原先利用率不高的活动空间,改造成百姓书房,为老干部365天免费开放,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经典诵读、阅读沙龙、国学讲座等;开办“四点半学堂”,开展了青少年书香诵读活动、“小小演说家”青少年阅读分享活动等;社区还将每栋楼的架空层打造成书香文化长廊,开展包括移风易俗、尊老爱幼、家风家训等文化主题展示活动,促进邻里和睦,引导社区老干部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力。
2.用书香将家庭私人空间营造成文化学习空间。社区积极挖掘“一家一故事”,讲好“家”文化,营造文化学习空间,使社区家家讲文化。社区相继开展了“最美家书”、“家有好书”、XX社区老干部“悦读节”、社区老干部“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活动吸引了社区大量的老干部家庭参与,展示了17封最美家书,征集到12个家文化的故事,评选出14个最美家庭,在社区家庭中带头营造了讲文化、爱学习的氛围。
3.用书香将居民虚拟空间营造成文化交流空间。通过社区微信公众号“书香XX”、“I尚XX”、个人朋友圈传播文化,打通基层文化活动“最后一公里”,使社区圈圈皆文化。“书香XX”是XX社区的社区公众号,上线一年多,粉丝数超过五千多人,且持续增长,约占整个社区人口1/2。“I尚XX”是XX区文旅活动推广微信品牌,也成为了XX社区书香文化的宣传推广公众号。社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展示社区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推荐好书,调动了老干部参与线下文化读书活动的积极性,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服务社区老干部文化需求,开展良性文化互动,充分发挥了虚拟空间在社区文化养老营造传播中的作用。
(二)建立三支推广队伍,广泛凝聚推进老干部文化养老的强大合力
1.发挥社区党委在文化建设上的引领作用,建立书香引路人队伍。社区通过党建联席会、“双联双争”、结对共建等多种途径,实现社区“大党委”全覆盖,建立了一支社区老党员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文化宣讲和传播。社区党委在文化建设中贯彻新时期的主流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开展“党建引领·书香XX,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读书沙龙等活动,发挥社区老党员在思想、文化上的优势,推动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社区,使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充分依托党建,全面提升认同度,增强向心力。
2.发挥社区教育资源优势,建立书香专业人队伍。XX社区位于XX区中心点,辖区内优质教育资源丰富,XX区第二实小,XX市实验中学及XX幼儿园均位于社区中心位置。社区充分发挥学校教师人才优势,成立各种书香专业人队伍,例如:与白开水书院联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开展“文化有约,书香XX”活动,以及邀请幼儿园、实验中学教师先后开展“传递书香,爱暖童心”赠书活动、“阅读一小时”万人阅读马拉松活动、“相伴共读·书香润德”亲子阅读之约等活动。另外,XX区司法局资助在“百姓书房”设置法治专柜用来放置图书,满足了老干部学习法律常识的需求。通过专业书香队伍的努力,形成了共建活动常态化,传播书香文化,助力营造“书香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