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目
可
行
性
报
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食管狭窄生物可降解支架产品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是全军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是中央保健基地,创建于1953年。经过50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技术人才密集、临床医学齐全、仪器设备先进、优势特色明显,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现代化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立于1993年,进行了医学各方面的开发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步形成了科研促转化、以转化养科研的良好局面。
2、主要科研人员(个人简历见附件)
崔福斋:清华大学物理与化学博士生导师
材料院生物材料室首席专家
http://www.mse.tsinghua.edu.cn/faculty/cuifz/index.htm
令狐恩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硕士生导师
消化科、内镜中心的主任及教授;在消化领域属于有指导性权威;北京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主要成员;中国国际招标专家库成员。
通过www.google.com,可以搜索到令狐教授个人主要社会经历。
江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主治医生。
3、产品介绍
(1)食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病,它包括良性狭窄和恶性狭窄,良性狭窄最常见的原因为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发生吻合狭窄。恶性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管癌。对于不能进行手术,但需要进行放疗的患者,需要预支撑,以保证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能正常进食。目前针对食管狭窄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金属支架。此方法虽然能使患者短期消除病痛,但支架植入体内属于不可回收,长期使用过程中与食管等消化道摩擦,会造成穿孔等一系列后遗症,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2)生物可降解生物支架就是看准国内外均无此类研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清华大学材料学院自主研发,初步取得成功的一项极具商业价值的产品。可降解支架是用新型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造而成的。
它无毒、无刺激性,具有优良的生物相溶性,可生物分解、吸收,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成型。该支架已经在兔子、猪的血管、尿道进行了实验,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研究发现支架的降解时间在2-2.5个月,6个月后完全降解,证明生物可降解支架在血管、尿道的使用是安全和有效的。如果在人体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的话,生物可降解生物支架将解决长期困扰医学界金属支架的弊病和并发症问题。
第二章、项目分析
一、项目市场及市场前景
食管及消化道狭窄是一类常见病。据医学研究,吻合狭窄在外科手术中的发生率为5-8%。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统计,每年的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手术在300例以上,如果按照等级医院每年30例此类手术计算,每年国内每年有近120万例以上的此类手术,手术后的狭窄患者将在6-9.6万例以上,加上其他的原因造成的食管及消化道狭窄,其狭窄的发生数至少将在12万例以上。
考虑到性能和价格因素,目前国内此类金属支架基本依赖进口,费用昂贵,单个支架的价格在2万左右,国内的同类金属支架(质量很差)价格在5000元左右,而我院研究的该替代产品价格仅在6000元左右(成本预算为4000元)。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初步预计在30%,那么每年就有3.6万以上患者的需求。
二、投资分析
1、前期投资:287.1万。
项目获国家SFDA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试产注册前,所需的费用
1)购原材料费30万元。
其中购PLGA10公斤(按分子量大小15-30元/克),约20万元;
购其他各种制剂10万元。
促细胞生长因子5万,
材料携带的抗菌药物:4万,
显影制剂:1万
2)材料加工费27万元。
自制小设备:22万元
设计制造成膜设备:5万
设计制造成丝机:7万
支架成形模具及自动缠绕设备:10万
购置仪器:5万元
玻璃器皿:2万
超净工作台:1万
恒温恒湿箱:2万
2)材料分析测试费34万元。
其中物化分析测试费24万元;
设计支架力学性能测试仪器:5万
透射电镜:8万
扫描电镜:6万
X-射线衍射:2万
热分析:3万
生物分析测试费10万元。
体外细胞相容性测试:4万
生化测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6万
3)申请专利所需费用10万元
申请国内专利权2万元。
申请国际专利权8万元。
4)办理产品企标费用10万元。
由于此产品属于自主研发,国际和国内都没有相关产品标准,在投产之前必须申请产品企业标准,以便将来规范化生产。
5)前期资料调研费用1万。需支付给提供调研资料单位的劳务费用。
6)办理产品临床许可费用(包括国家级机构测试费)25万元。---清华大学根据以往项目经验提供的大概费用标准
7)实验费用381000元。
1.动物实验费用(30例)110500元
实验动物(犬)15000元(30条X500元/条)
麻醉费用3000元
饲养费用22500元(5元/条、天X150天)
高频灼伤费用9000元
内镜费用21000元
支架推送器及生产设备100000元
人员劳务费用10000元
实验场租费10000元
2.临床实验费用(30例)190500元。
器械-内镜费用10500元(350元/人X30人)
支架材料成本30000元
手术操作30000元
医院及医生劳务费用60000元
病人观察费用60000元
8)办产品SFDA产品试产注册费用10万元。
9)其他不可预见费用2万元。
10)支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一次性专利权买断费用100万以内(初步谈判结果,实际支付可能会更少)。将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不再在项目中享有任何利益。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属于军队性质,国家明文规定军队不能办企业。
这笔费用只有在取得专利权及医疗器械许可证以
后,准备将产品上市之时才会发生。
2、生产性投资
在生物可降解生物支架取得医疗器械许可证之后,才进行生产性投资。目前预算情况如下:
1)成本预算
实际生物可降解生物支架材料费用非常低500-1000元/支。
支付工厂代理加工费用200元/支。
支付一级代理商代理费用500-1000元/支。
支付产品推广费用500-1000元/支。
合计每支成本1700-3200元。为了慎重起见每支支架成本按4000元计算。
2)销售预算
目前国产金属支架价格在5000多元左右,我们的产品性能远远优于国产金属支架,价格定在6000元以上,比较合理。
产品上市前期只考虑良性消化道狭窄病人,现按前面预算每年有3.6万人次使用。
占用流动资金分析:
此类手术是一年当中滚动操作,所以我们只用考虑一个月的生产量所需流动资金:
3.6万X4000元/12=1200万。
实际情况第一年可能做不到3.6万人次手术,所需流动资金会更少,而且跟合作工厂还可以商谈双方各出一部分流动资金,以解决生产所需资金。
3)投资回报分析:
1.投产后第一年:
收入:3.6万人X6000元/人=2.16亿
成本:3.6万人X4000元/人=1.44亿
净利润0.72亿
2.收回前期开发费用所需的市场用量
287.1万/0.2(万/人次)=1435.5人次。
3.项目总投资回报率
投产第一年100%X(7200万/1487.1万-1)=383%
以后每年100%X(7200万/1200万-1)=500%
若每支的利润下降到1000元
投产第一年100%X(3600万/1487.1万-1)=142%
以后每年100%X(3600万/1200万-1)=200%
4.投资商投资回报率
投产后第一年100%X(7200X0.6/1487.1-1)=190.4%
以后每年100%X(7200X0.6/1200-1)=260%
若每支的利润下降到1000元
投产第一年100%X(3600万X0.6/1487.1万-1)=45.5%以后每年100%X(3600万X0.6/1200万-1)=80%
3、项目风险及优势
1、风险及控制办法
能否取得专利权及医疗器械许可证以及取得时间,这是本项目的关键所在。301医院在这方面将给予大力支持,利用医院的知名度和实力加快营运资格的取得。
市场份额的大小。如前所述,本项目只要有1435.5人次使用本产品,就可以回收前期投资。不存在市场量的不足问题。
利润空间的计算问题。按同类产品国产金属支架的成本计算方式。最低的利润空间仍然能使前期投资安全返还。
2、项目优势
该产品的研发成员全部是医学及生物材料国内顶尖专家:
令狐恩强教授在该消化道领域在国内属于站在最前沿的
人员,对于消化道的疾病的治疗方法上有直接
示范意义。
崔福斋教授是清华大学物理与化学的博士生导师和材料
院生物材料室的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就是
仿生材料和人体医学材料。
江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的主治医生。
该产品能改变目前金属支架对人体的并发症危害降低到最低点,金属支架会给人体造成摩擦穿孔等不良后果,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可降解生物支架恰好解决了这个医疗领域的难题。
第三章、项目经营模型
1、项目合作人:投资方:持项目股份60%
技术方:项目开发人员(我方)持项目股份40%
2、公司管理:由投资公司全权管理,我方负责技术力量保证。
3、利润分成:按双方股份比例分配。
4、项目进度控制:
1)到2003年11月,完成专利申请工作。
2)到2004年2月,完成动物实验,
3)到2004年12月,完成人体临床实验,
4)到2005年2月,完成医疗器械许可证的申请工作。
5)2005年3月,开始产品上市工作。
第四章、综述
由此看来,生物可降解生物支架是一种极具商业操作价值的高新技术生物产品,而且作为前期的风险投资资金需求量相对很小(实际仅需187.1万)。作为有实力,有远见的投资公司,我方认为一定会得到您的认同。
最后,感谢贵投资公司对本报告的关注,祝愿合作成功!
项目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