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用马克思主义激活并赋新中华文明优秀因子

2023-10-11 01:00:01 499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研讨发言:用马克思主义激活并赋新中华文明优秀因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六个必须坚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总结,既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总结探索出来的,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又对中华传统文明世界观方法论作了创新性赓续,是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的集中表现,是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文化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典范。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激活并赋新以民为本等中华文明优秀因子。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最精华的思想之一。《尚书》曰:民者,邦之本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论语》曰:修己以安百姓。《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左传》语:国将兴,听于民以民为本思想成为后世明君的统治理念,如唐太宗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训诫,明太祖厉行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政策,清康熙奉行民为邦本,勤恤为先的方针。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德国国王把人民称为自己的人民,正像他把马叫做自己的马一样。我国古代统治者、思想家们之所以强调民本,本质上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巩固阶级统治。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党的初心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在各个历史阶段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人民至上理念并模范践行。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党的XX大又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首位,是对以民为本思想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激活并赋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中华文明优秀因子。

源远流长、璀璨夺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人类唯一未中断过的文明,是中华民族自信自立的深厚底蕴、强大底气。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的血液里自古以来就流淌着自强不息的自立品格,骨子里印刻着厚德载物的人格境界,体现了古人如何认识和把握世界存在根源及其运行规律的思维方法,构成了古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观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始终得到传承、弘扬,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修己以安人”“修道而不贰等不断丰富或具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形塑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毅不拔,崇德向善、修齐治平的精神特质。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将自信铸成我们党宝贵的精神气质,将自立作为我们立党立国、执政兴国的重要原则,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矛盾的观点、内外因辩证关系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将其升华为坚持自信自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研讨发言:用马克思主义激活并赋新中华文明优秀因子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9256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