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导手册
第八版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2021-1
一、前言
二、防控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冠状病毒?
(二)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四)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临床表现?
(五)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有多长?
三、病毒预防知识
(一)牢记六点疫情防护要点
(二)做到四步疫情防控措施
(三)关注三点消毒常识
(四)正确掌握六步洗手法
(五)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
四、病毒预防指导
(一)营业环节
(二)投递环节
(三)网运环节
(四)仓储环节
(五)客户服务及质量监控环节
五、日常办公
(一)入楼(室)办公如何防护?
(二)参加会议如何防护?
(三)食堂就餐如何防护?
(四)公务活动如何防护?
(五)公务用车出行如何防护?
(六)来访人员如何防护?
(七)公共区域如何防护?
(八)后勤人员如何防护?
(九)废弃口罩如何处理?
(十)废弃垃圾如何处理?
(十一)疫情期间工作场所如何加强安全管理?
(十二)如何加强员工日常防控和健康管理?
六、居家生活
(一)上班途中如何防护?
(二)下班路上及居家如何防护?
(三)外出购物和就餐如何防护?
(四)居家食品处理如何防护?
七、结束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疫情的发展、防控和患者的救治情况,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出明确要求。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国邮政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大局观念,牢记“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郑重做出“四不中断,四个免费”的服务承诺,以实际行动彰显中国邮政关键时刻听指挥、拉得出,危急关头冲得上、打得赢的“国家队”的责任和形象。
2020年春节期间,中国邮政40万员工坚守岗位,全力以赴确保邮政服务安全畅通。为尽最大努力做好员工安全防护,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结合邮政工作实际,集团公司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指导全系统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打赢疫情防控硬仗。
2020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提出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以县(区)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其中低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策略,中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高风险地区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
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要求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全国不同风险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对低、中、高风险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制定了防控措施指南。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下发《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邮政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压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分区分级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境外疫情跨境输入防范,确保实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
随后,我们在《手册》中对复工复产注意事项、外出购物、居家食品处理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滚动更新。
近期,我们对营业、运输、网运、日常办公、员工健康防护和居家食品处理等部分进行了更新,增加了对国际邮件快件,尤其是进口冷链邮件处理及运输等重点领域的防控要求,强调分区分级分类精准科学防控,统筹做好“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做到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各级邮政单位要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地方具体防控要求,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依法依规、分区分级、科学精准、因地制宜做好本地疫情防控工作。
冠状病毒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大型病毒,因其形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是指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1.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在空气中传播。
2.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
3.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用被污染的手触碰嘴巴、鼻子或眼睛等。
4.接触到可疑的被感染动物。
此外,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1.发热:最常见,可为中低热;部分患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2.咳嗽:主要为干咳。
3.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胸闷、气促等呼吸困难表现。
4.其他不典型症状:鼻塞、流涕、乏力、头痛、腹泻。
5.重症:严重者病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脓血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
1.少出门、少串门。
2.戴口罩、讲卫生。
3.勤洗手、勤通风。
4.不猎奇、不贪嘴。
5.喷嚏后、慎揉眼。
6.不恐慌、不传谣。
1.发热干咳早发现。
2.及时就医早诊断。
3.疑似人员早隔离。
4.确诊患者早治疗。
1.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2.水温56度、30分钟以上,可有效灭活病毒。
3.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可有效灭活病毒(含84消毒液、消毒洗手液)。
1.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2.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3.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4.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搓五下)。
5.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
6.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1.市面上的纸口罩、棉布口罩、活性炭口罩、海绵口罩不具备有防护作用。
2.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N95防护口罩(以下简称“医用口罩”),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3.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4.比较浅的一面正对脸部,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
5.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6.将口罩佩戴完毕后,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1.营业前(营业网点)
(1)营业网点要根据当地政府和防疫工作安排,适当调整开业网点数量或营业时间,提前做好报备和公告,主动说明附近正常营业网点信息。合理调配营业人员,减少感染机率。
(2)准备好当日防护用品,上岗人员正确佩戴医用口罩。
(3)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上岗。
(4)场所消毒,对营业场所进行无死角消毒(含自助机具),营业厅、自助银行明显位置要张贴“已消毒”标识,并注明消毒日期和时间。
(5)与第三方公司交接时,双方交接人员均须做好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对箱袋进行必要消毒后方可进行交接。
(6)晨会预学,学习防控常识,掌握预防知识,了解就近医疗机构地点,检查防控措施是否到位。
2.营业前(上门揽收)
(1)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上岗。
(2)佩戴医用口罩,对交通工具及用品用具进行消毒确认,避免交叉使用。
3.营业中(营业网点)
(1)营业人员全部佩戴医用口罩,并按卫生防疫要求及时更换口罩。
(2)出现疫情地区的网点对客户执行“三道防线”防护措施:
a.门前。客户要戴口罩进入营业网点,对未戴口罩客户要说服其戴口罩后进入网点。客户进入营业网点要通过体温测试,体温正常的客户进营业厅办理业务。同时,按照当地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采取引导客户扫码登记、识别客户“健康码”、填写来访登记簿等方式,留取客户到网点时间、姓名、体温、电话、住址等信息,并做好客户信息保密工作。
关注客户体验,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网点结合场地环境设置“无健康码通道”,以手工填写《来访登记簿》等方式,留取未带手机、手机没电和未使用智能手机的客户信息,如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体温等,保障通行便利。关爱老年客户,网点人员主动辅助查验“健康码”,若查验不便时,老年客户可凭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持纸质通行证明、出示“通信行程卡”作为辅助行程证明进入网点。
b.厅内。在大堂引导台摆放消毒物品,方便客户进行消毒。
c.柜面。及时对客户触及的柜面及相关设备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在柜台等客户接触现钞的地方配备免洗洗手液。有条件的网点,在自助设备旁边提供一次性手套和回收废旧手套装置,提示客户需佩戴后操作。
(3)收寄验视,对客户交寄的邮件做到无缝隙验视,一律不得交寄野生动物或相关制品,杜绝禁寄物品流入。
(4)现钞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付出。办理现金收款业务后应加大消毒频次,避免交叉感染。员工在现金作业环节尽量佩戴手套。
(5)按照监管要求合规操作,做好客户身份识别、双录等工作。对依法依规确需客户摘除口罩办理业务的环节,网点应注意耐心做好解释说明,避免客户误解或投诉。
(6)保持通风,营业场所严禁紧闭,要全天保持通风换气。
(7)保持距离,客户服务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8)加大消毒,如遇客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加密消毒频次,每隔2小时要对营业现场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9)勤加洗手,在与客户有过紧密接触,饭前、便后,手脏时,用肥皂和水或消毒洗手液洗手。
(10)办理业务,熟悉掌握免费捐赠包裹和免费捐款的操作处理流程,有窗投邮件的要通过电话及时通知收件人领取邮件,快速、准确地完成业务处理,减少人员在营业厅内的滞留时间。
(11)营业网点带投递功能的,要对进口邮件进行喷淋消毒,投递员佩戴医用口罩及个人洗消、投递场地消毒措施、投递员作业时的防护办法等,应与营业网点保持一致。
(12)避免进社区等上门外拓营销活动和在厅堂内组织微沙龙等聚集性活动。
(13)向客户耐心答疑释问、宣传解释和疏导纠纷,从维护客户健康角度积极争取客户理解,避免引发客户恐慌情绪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