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3-06-29 07:03:52 880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近年来,各地坚持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健全完善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机制,配强工作力量,创新技术手段,舆情形势保持总体平稳。但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向“基层末梢”延伸触及,网络舆情呈现严峻性复杂性,极大增加了基层舆情管理压力,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一、存在问题

一是齐抓共管格局尚未形成。个别乡镇、部门对舆情处置的主体责任认识不清,认为舆情处置是宣传、网信部门的职责,工作主动性不强,属地或本系统发生舆情后一推了之,不能及时高效地调查核实情况,存在宣传、网信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基层缺乏舆情处置经验,部门间尚未建立统一规范的监测、预警、会商研判等长效机制,舆情线下处置与线上引导步调不一致,未形成协调联动、紧密配合、资源共享的舆情综合治理格局。

二是舆情风险隐患愈加复杂。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逐渐成为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当个人诉求通过常规渠道不能解决时,惯常采取网上发帖等方式维权,农民工工资、医患纠纷等话题网络关注度较高,个别网络“大V”为了蹭热度转发扩散,极易引发过度炒作。部分自媒体为了增加流量“涨粉”,经常全网搜索转发官媒涉地方民计民生负面报道,或违规转载人民网、门户网站留言,放大网民怨愤和不满情绪。普通群众网络法规意识淡薄,对身边发生的道路交通、食药品安全等领域突发事件随手拍摄转发,容易被自媒体违规编发传播,甚至夸大事实、以讹传讹。

三是人员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受资金等因素制约,基层舆情监测技术手段落后,现有工具只能监测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文字信息,对视频、图片、微信群组等“束手无策”,存在管控盲区和漏洞。虽然建立了网络评论员、舆情直报员等队伍,但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激励措施,日常调度不经常,教育培训不到位,队伍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基层网信部门没有网络执法监管权限,对抖音、今日头条等账号主体无法查证,处置违规行为只能采取约谈、提醒等方式,缺乏有效的处置措施和惩戒手段。免费领取更多素材或代写,微信bb~^x@z%*wk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层舆情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6729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