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社“空壳化”现象的思考

2023-06-21 07:03:52 42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关于合作社“空壳化”现象的思考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普通农户组团发展、规模经营、对接市场的有效载体。但是在实际发展中,部分地区偏离了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社会化的合作社发展目标,性质漂移、名不副实,出现了以“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枚印章”为表征的“空壳化”等问题,制约了合作社的未来发展空间,对乡村治理、农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一、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合作社空壳化,可以总结为“五空”,即“人员空、产业空、资金空、资产空、运行空”,这五种问题有些单一存在,但更多的是交织叠加,严重影响着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制约着合作社带富致富作用的发挥。

“人员空”,因部分合作社产业吸引力不强、管理者刻意提高门槛、社员因分红利益受损而退出等原因,导致合作社缺少农户参与,同时合作社内部主要由核心社员掌控,对合作社形成实际控制,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大多流于形式,普通社员意见和诉求得不到重视,参与感和归属感低,使得群众对合作社信任度降低,入社积极性下降。大部分合作社都面临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困境,不能很好的带动群众发展。。

“产业空”,一些合作社办社动机不纯,以套取国家优惠政策为目的,没有真正发展产业的意愿或产业发展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合作社之名而无合作社之实,发挥不了带动作用。一些合作社在产业选择时与当地实际对接不准,种不活、养不成的问题时有发生,产业不仅没有形成带动力,反而浪费了大量资源,更打击了参社群众的积极性,使得群众对合作社产生偏见。

“资金空”,在实际发展中,部分合作社注册成员基本不出资,实际投入资金与注册资金差距大,理事长一人出资占全社总出资的95%以上的“一人社”现象普遍。合作社的成员大多是资金实力较弱的小农户,能力有限、出资额少,加之小农户缺乏抵押品,无法获得来自银行的贷款,无形中放大了合作社的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加剧了合作社的运营风险,导致不少合作社由于资金问题而空壳化。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合作社“空壳化”现象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6517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