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5日天津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综合论述题(20分)
某市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成立后,将按照“审管分离”的原则,将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等共16个部门单位承担的187项行政许可权划由市行政审批局承担,撤销这16个部门单位设立的行政审批办公室,将原本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16项相关服务事项,一并划由市行政审批局承担。
行政审批局营运后,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了投资项目“统一接件窗口”,对企业投资项目所有审批及手续的报件,包括国土、规划、公安消防等涉及投资项目的审批,执行分段联合审批流程,按照“一个窗口进件、分段并行办理、过程内部流转、限期完成审批、一个窗口出件”的方式提速审批。九印章变一印章,实现一站式服务,让百姓获得感,让企业焕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将实行帮办领办协办“保姆式”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建帮办领办协办队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业务咨询指导、代办等方便快捷的服务,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此外,进一步完善了网上审批大厅系统建设,方便市民办事。网上审批大厅系统集信息公开、便民服务、网上办事、效能监察于一体,只要家里有互联网,市民足不出户也能在线完成各项行政审批项目申报和材料预审环节。开设“权力清单”、“网上审批”、“政民互动”等模块,办事群众可在“权力清单”模块中详细查看各职能部门的权力清单,各审批部门审批和服务项目的受理机构、办理对象、收费标准、办理依据、办事窗口等基本信息均在该模块中进行公开。另外,办事群众还可以在“网上审批”模块中进行在线申请,目前已经实现工商、安监等8个部门包括“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在内的21项审批事项的在线申报和预审。
问题1:请谈谈行政审批局设立的现实意义。(10分)
[参考解析]
考察的是考生的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更多免费素材,微信:wk01】
[参考答案]
成立行政审批局对于化解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放责不放权、明放暗不放”,破除发展环境屏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简化了行政审批环节,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彻底破解了行政审批存在的“两头跑”、“体外循环”和“收发室”等问题,实现一站式服务,大大缩短了审批的时间,提升了审批效率。
其次,有效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监管服务更充分。从去年开始的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其核心就是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倒逼政府职能转变,促使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再次,行政成本更节省,服务更便民。行政审批局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不仅方便了企业和市民办事,还大大节约了行政运行成本。
问题2:从行政组织学角度谈如何看待行政审批局挂牌的行为。(10分)
[参考解析]
考察的是考生利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从行政组织学角度看,行政审批局的设立在于解决政务大厅这种“矩阵型组织”结构存在的欠缺。
首先,政务大厅管理部门的权力与责任不匹配,往往是责任大于权力。一方面,政务大厅虽然承担着管理、协调与监督职责,但并非是行政法学意义上的执法主体,并不具备行政执法权;另一方面,窗口工作人员在身份上仍隶属于原职能部门,更倾向于接受本单位的组织管理,这种“双重身份”造成政务大厅对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困难,也难以采取真正有效力的激励和惩治手段。
其次,受“临时观念”影响,窗口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对政务大厅的“组织归属感”。一方面,政务大厅的法律定位尚不清晰、机构性质仍不明确、趋势走向也无定论,发展状态上的不稳定性必然会对窗口工作人员带来心理上的波动。另一方面,长期在政务大厅工作必然造成窗口工作人员与原部门及其领导关系的疏离,业务联系减少及情感交流缺乏更使窗口工作人员在原部门中被进一步边缘化,进而影响到个人职务晋升或工资福利。
另外,政务大厅和其原部门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独立单位,两者在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评价标准上各有不同,这使得窗口工作人员因不好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而常感到无所适从。
第二题:材料分析题(20分)
2017年4月1日,囊括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的雄安新区横空出世。新区规划范围共涉及29个乡镇557个村125万人,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未来,雄安新区将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其发展定位十分明确,就是要“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雄安新区是其中的重要一环。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指出把首都的一些功能转移到河北、天津去;2015年2月10日,提出要研究思考在北京之外建新城问题;2015年6月印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规划建设具有相当规模、与疏解地发展环境相当的集中承载地。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有关情况的汇报》,“雄安新区”首次出现在汇报稿的标题中。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等边三角形,距北京新机场仅约55公里。交通紧密相连,生态良好、开发度低、发展空间充裕,被视为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地。
目前,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尚未出炉,但雄安新区建设者已然心中有数——新区绝不搞土地财政!管住房价、地价,是新区建设的基石。
被任命为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之前,刘宝玲已经为筹备新区忙碌了一年,他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按中央要求做好管控。从2016年6月起,新区规划区域内,逐步实行房屋等不动产、规划、土地、项目、户籍的冻结。
从“能停尽量停”“原则上冻结”,到“不增加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堪称史上最严格。
如今,雄安新区城市发展的新思路清晰:变土地平衡为城市平衡;变政府争利为让市民获利;变产权少数人拥有为社会共有。政府不再以“卖”地为主,房地产商根据规划进行开发。住房租售并举,其中公租房是大头。初步设想,新区将实行积分制,来新区工作的人租房居住,积分多了可以买房。房产出售时,政府以略高于同期银行本息的价格回购。
管控之外,是修复。新区定位中,把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排在首位。刘宝玲说,“雄安新区因‘淀’而生,决不能因城废淀,一定要把白洋淀保护好。我们要赶一场环保‘大考’”。
截至目前,新区已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9000多家,拘留环境污染涉案人员200多名。在推进“洗脸”工程,运用市场化手段使所有农村垃圾实现社会化管理的同时,开展水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推进白洋淀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既是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也是极具挑战的历史大考。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机遇难得,但创制伊始,最需要的是锻造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新区党工委的“第一把火”烧在了“三项行动”上:集中开展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清零,以此凝聚人心,提升信心,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