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1日山东济宁市直机关遴选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
相关考点入下:
新常态
【阐释】
新常态主要特点:
1、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3、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的本质:提质增效是新常态的本质。新常态的指向是国民生活质量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提升,就业稳,价格稳,民生保障更完善。
四个全面
【阐释】“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更多免费素材,微信:bbxzwk】
习近平访美
【阐释】
2015年9月22日至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其间,他和奥巴马举行了深入、坦诚、建设性的会谈。根据外交部官员的介绍,双方达成的主要共识和成果可分5大块共49条,涵盖方方面面,内容非常丰富。新华国际客户端为您梳理、归纳,带您了解中美未来要在哪些事儿上加强合作。
二、案例分析
1、2015年7月10号,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向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发布通知(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周六正常上班的通知),要求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实行周六上班制度。该通知于7月10日由延安市政府办行政科印发各单位。通知要求,延安市政府督查室、监察局、考核办要加大督查力度,对相关部门单位周六上班情况开展不定期检查和抽查,对不执行市政府规定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行政问责。
(1)市政府办下发周六上班通知,如何看待?
【参考答案】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复杂形势”,延安市政府办下发通知,要求市领导以及市政府办、发改委等至少30个市属部门单位在9月底前暂时取消周六休息,正常上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家公务员法》第七十六条也明确规定,“公务员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休假。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延安市政府以文件发布的强制“规定”,这种以行政干预的“规矩”破坏法律的“规矩”,很显然剥夺了公务员的公休日。
休息权是我国宪法直接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劳动者为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而休息和休养的权利。其目的是保证劳动者的疲劳得以解除,体力和精神得以恢复和发展;保证劳动者有条件进行业余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文化水平;保证劳动者有一定的时间料理家庭和个人的事务,丰富自己的家庭生活。
公务员也是公民一个号体,也有保障休息权,作为各级政府,应该是广大公民懂法、守法的楷模。但是,政府还是囿于习惯于传统执行行为,习惯于用政府文件的“规矩”代替法律的“规矩”,依法行政恰恰滞后于发展之需、民众之求。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一个精力充沛,有着良好状态的公务员队伍。而培育这种良好的状态就是依法保障队伍成员的休息权,不随便整个队伍“开夜车”,劳逸结合,只有这样,队伍才能走得更稳健踏实,走得更远,用依法行政的“规矩”构筑发展的方圆,区域发展这艘航船才能有取之不尽的前进动力,区域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脱颖而出。反之,以违法的“规矩”强制剥夺队伍成员正当的休息权,队伍疲了,人员跨了,美好蓝图的实现则有可能“欲速则不达”。
(2)张磊由交通局副局竞选为局长,事必躬亲,直接向基层下属布置工作,分管领导不满,中层干部尴尬,还在工作中排斥曾与其竞争的李强,后终于因身体劳累过度,离休养病。李强上任,充分发挥民主,工作都交给下属部门,自己从不过问,结果未出现预期局面,反而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从领导学如何看待张磊和李强的行为,如果你是局长会怎么做?【更多免费素材,微信:bbxzwk】
【参考答案】
张磊和李强两人的领导风格正好相反,张磊,事无巨细,没有摆好领导的位置,对工作全面操持,“十个指头弹钢琴,不分重点”。此外,经常干预下属的工作,把下属的工作做了,工作缺乏民主。李强,没有肩负起领导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工作,对工作不闻不问,对下属放任不管,是一种消极的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