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7日江西上饶市委组织部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3-06-04 07:03:52 489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2017年5月7日江西上饶市委组织部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更多免费素材,wk01】

从三个题目中选一个,写一篇3000字的论文,考试时候3个小时

1.请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以工匠精神为题写一篇论文。

[参考范文](3046字)

组工干部要用工匠精神涵养自身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重器》曾为我们展示了大批中国工人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刻苦专研、创造奇迹的故事。其中,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焊接工人杨建华正是个中翘楚。杨建华创造的奇迹是靠着自己的经验,摸索出严谨的焊接工艺,完成了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的外壳焊接。能够创造这一奇迹背后是杨建华对焊接工艺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这种追求正是时下热词——“工匠精神的要义之一。

在当下,发扬工匠精神,用中国气质的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力量其道大光,既是题中之义,又是当务之急。而组工干部因其特殊的职业要求和社会责任,更应该学习工匠精神,优游涵泳,雕琢事业,推动组织工作创新进步。

一要切磋琢磨、精益求精。《三字经》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论语学而》中记载子贡向孔子表明好学无止的心志时援引了《诗经淇奥》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里的切磋”“琢磨指的都是工匠们为了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加工成器物的动作和工艺。朱熹对《论语学而》中的如琢如磨做注解时就特别强调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传统工匠精神就在于切磋琢磨,精益求精。组工干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管党治党的形象代言人,组工干部抓组织工作这个主业,坚持切磋琢磨、精益求精是职责所在,责无旁贷,更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全面延伸大势所趋、客观需求。组工干部要带头做到打铁还要自身硬就必须本领过硬、求精求细,会打铁、打得精,政治上要防微杜渐、对标看齐,理想信念上要真信真守、固本培元,业务上要最讲认真、创先争优。要时刻谨记组织工作无小事,从言行举止到杂事琐事,都要推敲琢磨,像《庄子徐无鬼》上的匠人石一样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在毫厘之间争技艺、在方寸之中求先进,之工不已,而益其精也。要从收缴党费、开好三会一课等小事着手,善于把日常小事、言行小节抓实抓细,保证党的基本制度、基本规矩、基本动作不走样、不跑调、不变形,以小事”“小节促进党的建设的大事”“大局

二要扬弃匠气、培育匠心。在中国古代,匠气是个贬义词,大多指刻板呆滞毫无灵气,而匠心却向来是个褒义词,文人们视匠心独运”“独具匠心为溢美之词、高级荣誉。对于工匠精神来说,要正确对待匠气,从视野上进行转化,打破匠气的呆板凝滞,实现匠气匠心的升华。《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说的是周代的匠人们建造都城时严谨整齐、井然有序,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人谓匠气十足。在今天这个历史方位,使我们肃然起敬、由衷赞叹的,反倒不是古代高超的建筑营造技艺,而是古代建筑作品呈现的时代风貌、蕴含的文化底蕴。在崇尚礼乐教化的古代中国,建筑工匠对礼制文化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历史厚度。可知,良工宗匠从来不会囿于所专所长的一孔一隅,相反,本着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优游涵泳、求索发微,扬弃匠气、培育匠心。组工干部的主业是组织工作,是一项公认的虚功,这对组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工干部不能把自己局限于一孔一隅、小天小地,就组织工作谈组织工作,陷入虚功虚做的逻辑死循环,把组织工作搞成没事耍耍嘴、有事开开会的花架子、虚功夫,甚至搞成劳神费力、对实践工作毫无帮助的新时代版本的屠龙之技。组织工作要有匠心,就要善做大匠,善做良匠,以匠人建国、匠人营国的胸襟、气度、格局思考工作。是虚功就更要实做,抓党建表面费时费力,却要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真心抓、出真招、出实招,一丝一毫不马虎,小关小节不忽略。做虚功就更要使巧劲、具匠心,组织工作不能自外于改革发展工作,要同频共振就要转变观念、融合发展,就要更新话语、借力乘势。唯此,才能像庖丁一样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三要感物合己、业我融一。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器物在匠人眼中是需要审慎对待的,所谓器物有魂魄,并不真是泛神论视野下的器物有灵,而是器物作为作品对匠人手艺的集中呈现。匠人对待自己的事业和作品有一种安专迷精神,安下心来、专心致志、迷恋至深。颜回箪食瓢饮”“不违如仁,阿基米德为了科学演算置生死置之度外,皮格马利翁竟然迷恋上自己的雕塑作品,无不生动诠释了各行各业的宗匠”“巨匠们安仁乐道、忘我如一。组工干部对待组织工作更要有一种业我融一的精神,要从理想信念上入手,解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把自己身心融入党的事业中去,真下功夫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真正信服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真正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执政兴国领导地位,真正树立宗旨意识、怀抱为民之心,真正甘当人梯、荐贤渡人,真正初心不改、竭诚护党。组工干部只有真正做到感物合己,业我融一,才能把组织工作当作自己的志业,把党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如干将莫邪以身炼剑那样为了自己的事业不惜投入身心、以身许党,不忘初心、无愧誓言。

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专心致志、正直忠诚。忠诚胜于能力,忠诚是一种义务,忠诚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匠人们努力的目标就是打造本行业中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因此,匠人们绝不会身在曹营心在汉,更不会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党建工作是一项平凡的工作,如何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那就需要我们对党忠诚,对单位负责,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和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做好党建工作。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确保每个环节到位,每项工作落实,让党建工作深刻融入到工作任务中,助推工作的顺利完成。

精益求精的完成过程是做好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据东京商工调查公司近期发表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日本超过150年历史的企业竟达21666家之多,而在明年又有4850家将满150岁生日。而中国虽然历史悠久,但现存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有5家。这其间的巨大差距就是专注与传承,是人家做事比我们更严谨,更具有工匠精神。做企业是这样,搞好基层党建同样如此。工匠精神作为一个时代的命题,已经不容置疑地摆在我们面前。是选择短、平、快的0到90的的要求,还是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的的品质?这决定了党建工作的品格、特质,甚至是未来。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鲜明的长期性特点,任何精品都只是一时的,必须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实做到位,才能确保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屏心静气,从支部到企业,从阵地到到品牌,一个一个做精做细做实,坚持做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切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抓在平常、融入日常、体现经常,不见实效决不收兵

专注敬业的工作态度是做好基层党建的重要支撑。据百度百科解释,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形态,是职业理想的最深层次要求。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永不知足、永不止步、永不懈怠,这种工匠精神也为做好基层党建提供了的重要支撑。目前自上而下红红火火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队伍,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凝聚起推动区域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2.围绕改革要奔着问题去,解决问题就是改革进行论述。

[参考范文](3696字)

在坚持问题导向中狠抓改革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治国理政系列重要讲话中,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在新形势下狠抓改革落实,领导干部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

当前,各项改革任务进展总体顺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序推进,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假落实的问题。有的用点上的一花独秀代替面上的姹紫嫣红,不做艰苦细致的推广普及工作;有的热衷于搞花拳绣腿,做表面文章,图虚名、使虚劲,导致改革陷入空转;有的满足于照葫芦画瓢,把原封不动地照套上级指示等同于坚决执行上级指示,文件上没有的话决不多说一句,领导没讲过的事一件不多干,改革没有新起色;有的习惯于绕着问题走,遮短护丑,报喜不报忧,不敢较真碰硬、啃骨头,问题得不到解决,等等。出现假落实,关键是人不老实,做两面人,当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问题就是工作和建设中的弱项和短板。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大胆揭露矛盾、解决问题中狠抓改革落实,是增强改革实效的十分重要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抓改革落实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否抓好改革落实,关键取决于各级党委和机关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谁能及时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谁就能在改革上赢得先机、争取主动、获得实效。

第一,在坚持问题导向中狠抓改革落实,就要有发现问题的敏锐,善于发现问题,切实摸准问题,真正看透问题。

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不可能是一片坦途,必然会遇到各种深层次矛盾问题。现在我国正处在矛盾和问题多发期,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利益问题交织,长期积累的问题与新出现的问题叠加,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绕不开,也躲不过。狠抓改革落实,关键在于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首先是对问题善于由小及大,用好放大的眼光。小与大是一对矛盾,相依而存。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积累。看问题贵在见微知著、小中见大、以小喻大、从小防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积小胜为大胜。其次是看问题要善于由表及里,用好透视的眼光。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问题的现象与本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看到现象不等于抓住了本质,特别是假象的存在,容易使人眼花缭乱、扑朔迷离。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使认识仅仅停留在问题的现象上,更不能被现象中的假象所迷惑,而是要把现象当作发现问题的导向,做到深入实际,勤于思索,反复认识,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撇开枝节抓根本。再次判断问题要善于由近及远,用好发展的眼光。任何问题的产生都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特别是因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随时都有可能诱发不稳定的因素,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不应的损失。即使暂时没有问题,并不等于没有潜在问题,一旦时机成熟和条件具备,问题就可能迅速跳出来,甚至是井喷式的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判断问题时,要注意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有上的深入调研,又有多个的深刻剖析,了解掌握哪些问题是带有共性的,哪些问题是属于个性的,哪些问题是偶然性的,哪些问题是具有必然性的,从它的过去和现在,预测它的未来,从而增加抓改革落实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7年5月7日江西上饶市委组织部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5445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