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论述题
请你谈谈对“批判精神”的理解?
【参考答案】
批判精神,是呼唤进步的闪耀火花,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沉沦;批判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光,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堕落;批判精神,是面向未来的热切向往,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绝望。
在认识论层面,批判是认识问题的逻辑起点;从方法论角度,批判为解决问题、推动进步提供了契机。批判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是体现存在感的绝佳方式,但历史的责任不允许我们满足于道德飙车。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也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发力。
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给自己,却把创造的权利让给别人。作为时代的一员,不仅要当一个批判者,更要做一个建设者,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时代前进的一大步。
二、案例分析题
1、给定一批材料,反映反腐产生的“寒蝉效应”。
问题:材料给你哪些启示?如何认识理解“寒蝉效应”?怎样进一步推动反腐的“寒蝉效应”?
【链读】
寒蝉效应经常以法律或不明确行动施加不必要的负担,来禁止合法的讲话。
【参考答案】
所谓反腐“寒蝉效应”,就是通过民众和媒体监督、纪律问责、司法查处等手段多管齐下,人们对腐败零容忍,让腐败分子始终犹如“寒蝉”,谈腐色变,不敢轻易踏红线一步。
纪检、司法机构是反腐中的主力军,其高举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巨大威慑。
然而媒体舆论在缔造反腐“寒蝉效应”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效应。
反腐的“寒蝉效应”会让一个廉洁的社会保持廉洁,形成良性循环。
鉴于“寒蝉效应”的震慑左右,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左右,并将该效应扩大化。我们要利用好“互联网+反腐”的手段,在舆论方面加大宣传攻势。以大众网民和媒体为参与主体、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全新反腐形式。在网上检举、曝光和评议官员腐败行为。
2、给定一批材料反映不文明现象,缺失“公共意识”。
问题:你怎么看待不文明现象?怎样推进“公共意识”?
【参考答案】
对于频频出现的不文明旅游现象,究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缺乏“公共空间”理念,导致公民公共意识淡薄;二是游客环保意识不强,自我要求降低,尤其是出门旅游,过度重视放松、懒散和无拘无束,导致游客很少考虑自己的随意行为会给环境以及其他游客带来不好的影响;三是环保、旅游管理等相关部门宣传教育及管理不到位,对出现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没有很好的引导和规范,导致游客生态环保意识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