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互补”助力农业现代化
《求是》杂志近日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为解决农业关键问题指明了方向。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仍偏低,未来农业政策重点应为加大农业投资,加强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通过新能源与农业设施建设,带动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省内“光伏+农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代表着绿色转型与现代农业的未来,成为我省新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利用光伏新能源,发展农业现代化。我省农业与能源先天资源不足,能源消耗大且土地资源紧缺,发展“光伏+农业”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低碳能源的优势结合,有利于资源整合、产业特征互补、增加土地单位产出,实现清洁能源与绿色农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愿景,有助于低碳转型和粮食增产,帮助农民走向共同富裕。通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装备,光伏农业推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技术创新,有力支撑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实现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目标。借助多方政策支持,发展光伏发电与低碳生态农业体系,成为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口。
##pibegin##抓住光伏农业机遇,提升农业设施水平。我省城乡发展区域差距较小,但耕地面积有限,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不够先进,与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农业投入不足,难以满足高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发展光伏农业可以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硬件提升,推动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通过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改造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省级以上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多数针对大型项目,难以顾及乡村大量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农村大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地方基层解决。通过建设光伏电站,可以提升农村电网柔性,消纳光伏产业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