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遴选每日考题10道(2023年5月20日)
1.2022年1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发布“2022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十大工程成就的是()。
.复兴号标准动车组
B.嫦娥探月工程【更多免费素材,微信:wk01】
C.“中国天眼”
.港珠澳大桥
答案:C
解析:
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2年12月15日发布“2022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嫦娥探月工程、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应用、猎鹰重型可回收火箭、港珠澳大桥、超大规模云服务平台、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复兴号标准动车组、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新一代电动汽车入选。
2.2023年5月12日,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取消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再将()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就业协议书
B.就业报到证
C.网签协议
.录用接收函
答案:B
解析:
2023年5月12日,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取消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3.70年来,《新华字典》平均每五年修订一次。第一版里面的字体都是繁体字和数量繁多的生僻字。60、70年代的版本,各种“主义”、“思想”的词汇特别多。80、90年代则大量收录了经济、法律、技术的词汇。新世纪以后的版本在编撰上进一步体现了规范性、科学性和时代性,100多个新词和环保意识成为亮点。新华字典的变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C.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答案:C
解析:
项错误,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是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题干当中没有体现新事物和旧事物,选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B项错误,题干在描述《新华字典》的发展变化过程,没有体现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C项正确,社会意识产生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能动性。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世界的反映。题干中“新华字典的变迁”体现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项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选项说法正确,但题干并未体现。
4.古人的夜间管理始于钟鸣,钟声响,街道便净街。随后一更和五更时分钟鼓楼配合敲响来完成定更和报时,以此来统一整个夜间的管理。那么“一更”和“五更”所指的时间段是()。
.晚上7-9点;凌晨3-5点
B.晚上7-9点;凌晨1-3点
C.晚上9-11点;凌晨3-5点
.晚上11点-凌晨1点;凌晨1-3点
答案:
解析:
“五更”,是指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一更指晚上约7-9点的时间;二更指晚上约9-11点的时间;三更指晚上约11点-凌晨1点的时间;四更指凌晨1点-3点的时间;五更指凌晨3点-5点的时间。
5.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表示,新冠病毒主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病毒有很小的氨基酸的变化,这些小的变化不足以改变病毒的结构,这对疫苗研发来说是有利的。上述材料表明()。
.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